晨光中,一个小老头、一辆小推车、一条小小路……
华林码头人气更旺了。
昨天大暑,建良组织部分初中同学中师同学聚会。席间,谈到“科学养生,幸福晚年”这一话题时,才十天泳龄的建良向同学们大力推广游泳项目,并力邀老阳担任教练。
老阳是我们的班长,体育是他的强项。中师毕业三十七年来,锻炼不止,身体倍儿棒,那酷酷的体型真的让女生们羡慕让男生们嫉妒。
老阳是攸县篮坛的老男孩,更是泳坛的高手。
老阳泳龄八年,擅长蛙泳蝶泳自由泳,是华林码头最会游泳的人。老阳说游泳治百病:在他的带领下,肖老师治好了半声咳,贺老师治好了肩周炎,尹老师治好鼻炎,建良也说游了几天泳睡眠质量好多了,连曾被人误认为大妈级别的徐老师也幸福地穿上了旗袍。在华林码头,老阳拥有许多粉丝。在他的影响下,我和谷贻五年前也爱上了冬泳。
“ 寒江冰水磨意志,铁血丹心竞风流。”与夏泳相比我更喜欢冬泳。夏天,温水煮青蛙,容易疲劳。冬天,身子受冷水刺激,血脉贲张,倍儿爽。遇上气温低于水温时,江面上热气腾腾,人在水中游,赛过泡温泉。
有人担心冬泳容易患湿气病,老阳的经验是:冬泳时间依水温定,水温几度就游几分钟。
早上碰到四年泳龄的老朱。他夸我说:“你比我迟下水先上岸,估计快我五十米,我可能无法超越你。”问及老朱年纪,答曰:“七十六。”
四中夏老师也是华林码头天花板级别的人物。
夏老师跟老阳一样也是一个健身达人,也拥有如老阳一样傲娇的体型。他每天早上跑步,风雨无阻;傍晚游泳,侧泳速度快得惊人。他说从七月至十月,要游红屋一百次。
天哪!华林码头距红屋近两公里,这个距离我每年只能体验一两次。
这个距离于八十高龄的老曾来说也算不得什么。老曾说:“洣水河越游越窄。”前年他只身游到了比红屋还远一公里的宋佳洲。
见过那么多四世同堂的,像老曾这样还能在河里教第四代游泳,还能给重外孙表演“水上漂”(手脚不动,浮在水上)绝技的还真少见。
老曾是华林码头的总设计师。三年前,他与老肖老刘等几个老愚公披荆斩棘、叩石垦壤开辟了这一码头。
如今,华林码头扩大了两倍。两个下水口、两口水井、四个简易窝棚,为广大泳友提供了方便。
老曾是个闲不住的人,打扫卫生、整理游泳器具、刷刷下水处的青苔是他的日常。最近,老曾又萌生了一个宏伟计划——道路硬化。路基已经成型,水泥砂子已经到位,一米宽的水泥便道即将大功告成。
老曾的善举,也影响了不少泳友。一泳友通过努力解决了码头的照明问题;一建材老板捐赠了瓷砖、塑钢瓦;一泳友在网上淘来了铁刷子;“口水乃”送来了小推车;不知什么时候,码头上多了几个塑料桶、多了几双拖鞋;码头公示栏中又多了五百元的善款……
老肖是码头的二把手。冬天,他自称是烧火协会会长,常常去冬泳基地“走穴”。夏天,赤膊短裤大水壶,是他的标配。柳树下,窝棚中,老肖吹着风,喝着茶,悠闲地敲着棋子。
他在等闲下来的老曾,等每天在码头上打卡两次的张老师,等绑着两个油瓶子游泳精通《易经》的“谭半仙”,等码头杀手“眼镜刘”……
码头上备有三副象棋。
下水前、上岸后几个棋友总爱杀上几盘过过瘾。你看,那正襟危坐、气定神闲的是搭着毛巾的赤膊棋手,那看上去比皇帝还急的是水淋淋的赤膊观众。开始的时候,观棋人尚能做到“不敢高声语,恐惊对弈人”。可没过多久,那些沉不住气的人就忘情了:“上马”“出車”“拱卒”“将军”地喊起来,有的竟自己动手走起子来。结果是棋手默默离场,留下一群争得面红耳赤的热情的观众和那聒噪的蝉声。
其实,在手握大数据的老肖心里头早就有一张“华林码头棋手排行榜”了。
……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圣人崇尚的这种生活,华林码头那些人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