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座大舞台,有时候,我们与人结伴高歌,而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独自演出。
一个人面对台下的万千观众,我们会觉得孤独和不安,但正是在这样的时刻,人生的舞台才真正属于我们自己。
1.
最近收到很多读者的留言,满屏大段大段的文字,细细读来,大多关于青春,关于迷茫,关于失恋,以及孤独。
每每面对这样的信任,我总觉得有点不知所措,因为我也有过这样的时候,身边找不到可以倾诉的人,茫茫人海一挥手,感觉握住的都是救命稻草。
我知道那大段文字后面是热切的,渴望被救赎的心,但我更知道,我恐怕救赎不了任何人。对于这些留言,我只能回复:努力去做更多更美好的事,不要白白辜负这孤独。
是的,孤独是珍贵的,不该被辜负。
周国平说:唯有在孤独中,人才能与灵魂相遇。
看过作者周冲的故事,其中一段印象特别深刻。
当时她在一个精神贫瘠的小镇,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唯有通过读书和看碟消磨时光,日子千篇一律,一天就像一年,一年就像一生。
有一天夜里,她站在操场上,四野寂静,除了昏黄的灯光,什么都没有,偶尔能听到几声狗叫,她特别清晰地感觉到一种孤独,像置身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荒野。
那一刻,她决定要离开。
又几经曲折,她终于离开小镇,离开体制,成为自由写作者,一个人,一支笔,过一生。
孤独时,我们才听得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2.
以前的客户里,有位老前辈曾经说过:我看人,从不挑热闹的时候,人前谁都光鲜,恰恰是人后的孤独里,才看得出一个人的质感。
老前辈有一个徒弟,年纪轻轻已是部长级别,初见时并不觉得特别,渐渐熟识之后,她的技艺一个接一个,彩蛋般令人惊喜。
公司有法国客户来访,负责人听着对方用蹩脚的英语,磕磕碰碰地交流,她进场后,一小段法语令客户眉开眼笑。我们只知道她会英语,日语,却不知她还会法语。
结伴出游,她掏出相机咔咔拍几下,回家一处理,张张都是大片,年会上,翩翩一段独舞惊艳全场。去她家聚餐,川菜粤菜西餐样样拿手。
我们纷纷表示钦佩,问她怎么会有这么好的雅兴,学这么多东西,她摆摆手说:“哪里是什么雅兴,不过是用来消磨时光罢了。”
她老公是做国际贸易的,常年出差,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不再家。
每一次他走的时候,两个人去机场,剩她一个人回来,她总会回到候机时坐过的地方哭一会才回家,到了家里,刚止住的泪水又哗啦啦往下掉,因为房间的每个角落里都充满了他的气息。
他不在的时候,她会攒一大堆的事情等他回来一起做,要和他去楼下新开的泰国餐厅吃饭,和他一起看新上映的电影,一起在小区的花园里散步……
等待,让孤独变得更加煎熬。
某个夜晚,她经过那家餐厅,透过落地窗,看到餐厅里暖暖的灯光,心里难得地柔和宁静,等不到他回来,她自己去了。
那顿饭吃得她泪流满面而精神振奋,原来他不在的时候,咖哩蟹也可以这么好吃。那之后,她学会了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散步。
他常去巴黎的那一年,她学了法语,想用这种方式离他更近一些。相机是他去日本时买的,他走了,她就开始捣鼓。舞蹈是去健身房运动时顺便学的,至于做菜,她说希望他吃过的每一道美食,她都会做。
她不在的时候,她还是会想他,但不再痴痴等候,她还是会觉得孤独,但这孤独不再煎熬。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人生,也许有人不曾失恋,有人不曾长期等候,但没有人不曾觉得孤独。学会和孤独和平共处,人生会平和许多。
热闹时的精彩光鲜不稀罕,孤独时的岁月静好才可贵。
3.
曾经独自一人在语言不通的国家生活过半年,还记得送同伴们回国的那一天,我在机场哭成泪人。晚上一个人在住处,听着秒针滴答滴答的声音,心里直发慌,掏出手机想给国内的亲人朋友打电话,然后意识到在国内那时是凌晨,大家都在睡觉。
一想到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半年,觉得特别无力,连哭都没了声音。
而如今,再想起那段时光,更多的画面是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洒在地上,变成一个个摇曳着的小太阳,在那些无人陪伴的时刻,我就坐在院子的树下,听着老得掉牙的歌,想起了许多童年的趣事。
就是那短时间,我看了莫言和贾平凹,东野圭吾和村上春树,还有季羡林等等很多作家的书。也是从那段时间开始,我在空间里写字,从童年的无忧无虑一直写到青春的挣扎彷徨,记录了许多一度被忘却的珍贵回忆。
偶尔翻看当时的文字,依然会被触动,如果没有那段孤独的岁月,也许我不会如此清晰地认识自己。
年少时,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那一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总觉得太落寞,太凄清。如今回头再看,感受到的却是无边的自在和舒坦。
“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你看,孤独原本可以如此美妙。
而人生就像一座大舞台,有时候,我们与人结伴高歌,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独自演出。一个人面对台下的万千观众,我们会觉得孤独和不安,但正是在这样的时刻,人生的舞台才真正属于我们自己。
愿你能和一群人狂欢,也能一个人独舞。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