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去看了《狗十三》,在这个片子快下线的时候
我在两个地方止不住的流眼泪,一个是,李玩被她爸打,一个是,李玩被高放告白的时候,转头说:以后还会有很多次这样
事实上,我不觉得她的父母有什么错,也不觉得李玩有什么错,因为这两个人完全是两种价值观,完全在不同的世界,两种思考方式
李玩因为找狗,推倒了爷爷,很晚才回家,让奶奶出去找,站在她的角度没有什么错的,因为她喜欢的爱因斯坦并没有得到家庭里其他人的尊重和照顾,其实也反映出,李玩在这个家里不受重视
父亲因为这件事打了李玩,我记得很清楚的一句话是:就你有委屈,就你知道生气。我特别能理解父亲的做法和这句话,成年人要考虑的太多了,有很多比这个更重要的事,生活向来都是有轻有重的,你必须要舍弃一点东西,必须要妥协,不是每件事都要被精心呵护
爷爷奶奶重男轻女我也能理解,你不可能改变他们的观念,这套东西,几千年的观念,怎么可能轻易改变
后妈的行为,其实是一个很典型很现实的“后妈”行为,点到为止浮于表面的关心,人都是自私的,有了亲生骨肉,怎么可能对前妻的孩子与对自己的孩子完全一样的照顾呢?
高放第一次送李玩回家说的那句话,特别的对,他说:以后这样的事多着呢。我和朋友看完出来,朋友对我说,生活其实是失望居多的,你要问我之前是不是这么想,肯定不是,我在李玩那么大的时候,疯一般的想长大,觉得长大更自由,更快乐,但长大后才明白,哪里有什么全是快乐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就是一次又一次希望和失望,希望是正常的,失望也是正常的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在李玩被告白后说出那句话不停的哭,因为李玩在不断成长后,接受了“以后这样的事还多着呢”的人生,接受了充满失望的人生,这个过程太残酷了,就是一次次心里重建的过程,被摧毁重建,再被摧毁重建,最后彻底接受,所以李玩即使在影片最后看到爱因斯坦,也不要回来了,因为拥有了终究会失去,而失去的再也不会来,所以她拒绝高放的告白,拒绝重新养狗狗,接受吃狗肉,接受“假”爱因斯坦的死亡
这是我觉得这个电影最残酷的地方,我们一边长大,一边明白,父母会离去,朋友会离去,伴侣会离去,有些人不在意失去,只享受拥有的美好,有些人害怕拥有后的失去,干脆选择不拥有,李玩是后者,我也是后者。
成长一定是残酷且无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