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总说:已经晚了。实际上,“现在”就是最恰当的时候。对一个真正有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及时的。
说这话是一位老太太,人们习惯称她为“摩西奶奶”。
摩西奶奶,当然也年轻过,年轻的时候,她默默无闻。
她出生于纽约州格林威治村的一个农场,此后毕生在农场度过。
27岁时嫁给一个农民,生了10个孩子。她的双手每天忙着擦地板、挤牛奶、装蔬菜罐头等琐事。
后来她重回纽约州,在离出生地不远处生活了将近20年,以刺绣乡村景色为乐,直到后来因关节炎不得不放弃刺绣。
她终于有机会拿起画笔了。那时,她已经76岁了。
画画,是她一直喜欢做的事。小时候的摩西没有条件绘画,无法购买画笔和油彩,便用果浆和葡萄素描。青年的时候,也没能够找到机会学习画画。经历了忙忙碌碌的中年时期,她老了。
不负光阴,做喜欢做的事,一直是摩西奶奶生活的标准。
她在纽约举办了个人首次画展,引起轰动。她那年80岁。
摩西奶奶活了101岁。她生命尾声中的25年,留下1600多幅作品。
摩西奶奶用她近乎行走着的励志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即使到了摩西奶奶的高龄,也不要以为自己老了,因为人的潜力是惊人的。
一个人的潜在能力是巨大的,这一点为大多数人认同。但如果不去挖掘它,那些巨大的潜在能力将会自行泯灭,这是过去无数人已经证明过,这是眼下无数人正在证明中,这是未来无数人终将证明的事实。
心理学家格拉宁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如果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那么生活会变得多么美好!因为每个人的能力都比他自已感觉到的大得多。”
“如果”,这是一个多么令人百感交集的词,在我们反思过往的时候,我们经常用得到它,那又怎么样呢?
好像只能是无尽的懊悔,可惜,世间没有后悔药。“如果”更像一剂慢性毒药,侵蚀着一个人的心灵。
很显然,这个使用方法不对,我们需要调整自己认知,焦点对准到哪里?对准自己想要干什么的事情上来。喜欢?抑或是认为值得?
不管怎样的理由,重要的是我们由此界定,切割出来一片小空间,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这跟所谓的鸡汤毫无关系,但凡不是那种极需要天赋异禀的事情,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刻意训练、通过不过地自我精进成为其间的行家里手。
现在,意味着你不止于想,真正的改变,不止于想,选择进入一个赛道,开步,不论跑,不论跳,不论走,就是要动起来,学会跟自己比,苦心孤诣。我们需要用更长远的眼光去考量未来的发展与成长空间,追求持续发展。
不负光阴,做喜欢做的事,不应该只是摩西奶奶生活的标准,我们也可以,应该有。
现在开始,正是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