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与同事谈到了她女儿的学习情况,同事很自信的说到,考一个本升的985,211学校,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她还有一点遗憾,觉得没有早早给孩子规划。如果在初中的时候,给孩子早做规划,可以走单招特招的路,培养孩子去考特长生,可能比现在轻松多了。
孩子今年高三,马上面临高考,同事每天的神经都是紧绷的。早晨孩子六点钟起床,同事起来做早点。晚上孩子12点,甚至一两点才睡,同事都要陪着孩子,给孩子默默的支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与她一路同行的。
可是同事没有休息好,每天早晨睡眼惺忪,到单位上班也提不起什么兴趣,更别说干工作了。
所以同事觉得,如果早早的给孩子在学业上规划,可能自己和孩子都更轻松。
比如说,让孩子学习画画,音乐或者体育类的特长,孩子将来本科毕业之后,既然拿的是本科文凭,就业并不影响。
当然,同事的想法是对的,但是培养一个特长生并不比普通的高考生简单多少?甚至,比普通高考生付出的还要多啊。
看似他们的文化课要求不高,可是专业课需要孩子长年的努力,甚至还要经过专门的培训。
就拿画画来说,一般孩子从小都要学习,长年累月的积累。平常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每周都要专门的在美术老师那里去上课。特别是在高考前期,孩子几乎都在美院周边租房,接受美院老师的专业培训。
有条件的,还要请专业的名师指点,这中间的花费,甚至比得上孩子上四年大学的费用。
侄子学的是画画,当年一心要考西安美院,整个高三期间都在西安补习专业课,最后一个月还专门请了本地最有名的一位画家,专门辅导,考试后,以几分之差,没能达成愿望。
当时填报志愿的时候,哥哥几乎三天三夜没睡觉,全家人都出谋划策,最后以二本的成绩报了一个三本的学校,专业也选成了园林规划,5所谓的画画之路相差甚远。
去年与孩子的音乐老师谈了一下他们家孩子当年高考的情况。
作为带音乐的老师,自己的孩子音乐儿肯定是过关的。钢琴早早的过了八级,小提琴也不在话下。
当时为了考上西安音乐学院,妈妈与孩子两个人,与另一家合租了一间宾馆的包间,没有厨房,每天用电饭锅做一些简单的菜。目的就是让孩子接受专业老师的专业训练。
后来孩子考上了西安音乐学院,可是父母一打听学校的风气,觉得女孩子还是放在身边比较放心,就让孩子上了本地的师范学校。
当然,在学校孩子的成绩是很好的。有时候老师不愿带课,都是由她来代替老师上课。
另外一点,特长生很少能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匹配的职业。有一部分毕业之后到学校当了老师。可是这样的需求量也很小。一个学校,最多一个年级能配上一个音乐老师,体育老师和美术老师。
如果编制紧张的话,这些课程是由语文或者数学老师兼的。我家孩子上三年级以前美术课都是有语文老师给上的,可见这种课程替代性很强。
还是以孩子老师的女儿来说,毕业之后,从事的是消防队的文职工作,跟专业一点儿不挂边。只有在双休日带学生的时候,才能找到自己专业生的影子。
如果孩子特长的天赋很高的话,可以着力发展。如果孩子没有多大天赋,还是让孩子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自己发掘能力,终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