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一期的《变形记》节目中,
我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片段,
仔细想来,却耐人寻味。
山区女孩缘缘被“交换”到一个城市家庭中,
律师“爸爸”问起了缘缘的理想。
缘缘说想当一个警察,
随后爸爸开启了“大道理”模式。
从忆当年开始,说起了一大段的长篇大论。
在之后的采访环节中,缘缘说:
“感觉像是律师对着罪犯在讲话,
要强打着精神装作在听的样子,
也很像唐僧在念经……”
爸爸的感受却是:
“无论我说什么,她都能听进去,我很欣慰。”
同样一件事,到了立场不同的两个人口中,
得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结论。
这看似奇怪,却十分常见。
讲道理,
可以说是父母最常采用的一种教育方式了,
但面对成人的大道理,
孩子们的态度往往是排斥的。
一位网友曾描述过当父母对着他讲道理时,
他内心的感受:
“父母总是以一种我社会经验比你足,
听我的没错的样子,干涉我的各种选择。”
在讲道理的时候,
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居高临下
的态度,认为孩子不懂得这些道理,
需要更有经验和见解的父母给予指点。
换位思考一下,
其实我们成年人一样不喜欢听道理。
前段时间,我的一个好友小美跟我抱怨,
她的老公总是不懂她。
小美新买了一件衣服,过了几天发现降价不少,
就跟老公念叨这件事。
他老公开始跟她从商家促销规律讲到制造业的
生存困境,小美被噎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种事还有不少,
老公的态度总能让小美在先前的烦恼基础上
又添了一层堵心。
小美说:“道理我都懂,
可我根本不想听这些破道理,
我只是想要他安慰我一下啊!”
不仅如此,在需要进行家庭共同决策的时候,
小美老公也总是想方设法地说服小美
接受自己的意见。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叫做“投射心理”。
即把自己的个性、好恶、欲望、观念、
情绪等心理特征归属到他人身上,
然后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
这种心理作用于他人的自由意志之上,
就是一种捆绑和束缚。
对于成长期的孩子而言,更常常是一种伤害。
爱讲道理的父母,随着孩子的长大,
会慢慢发现,
亲子之间存在着两套完全不同的“道理”。
这两套道理,其实无关对错,
只是孩子眼中的世界,
与成人眼中的世界大有不同。
当我们真心的从孩子的角度开始去看时,
可能会发现别有洞天。
李小璐分享过女儿甜馨的一段趣事。
一天早上,阿姨问甜馨说:
“你是不是抱狗啦?”
甜馨说:“没有啊!”
阿姨又问:“那你身上为什么有狗毛?”
甜馨回答说:“狗狗抱我了啊!”
孩子的世界里,总是更多元和美妙。
很多时候如果我们生硬地去向孩子说道理,
反而是以我们自己思维中的局限性,
限制了孩子的创造力。
前几天播出的《上阵父子兵》节目中,
儿子小唐和爸爸一起接受一个采莲蓬的任务,
但是小唐因为从小对青蛙十分恐惧,
无论如何不肯下水。唐爸爸好劝歹劝,
反复向孩子强调池塘中没有青蛙,
主持人也参与到劝导当中,
但小唐依然崩溃大哭。
之后,是爸爸采用了理解的方式,
认同了儿子内心的恐惧。
面对儿子的心理障碍,
唐爸爸没有逼迫儿子下水,
而是主动承担起了双份的任务。
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
唐爸爸甚至采了一朵莲花送给小唐。
而小唐也在爸爸的行动中积蓄了勇气,
最终在爸爸的陪伴下,走入了池塘。
只有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场上,
去理解孩子的处境,才能够走进孩子的心里,
给予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
而缺乏理解,
不是建立在平等人格基础上的说教,
则会引发孩子的叛逆。
韩寒在电影《后会无期》中有一句经典台词:
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就是我们常说的,
道理我们都懂,
但“懂得”和“行动”之间隔着的却是一条鸿沟。
必要时刻,要让孩子能够接纳我们的建议,
可以采用这些办法:
以故事代替说教。
讲故事是相对于讲道理更好的一种交流方式,
不管是对成年人还是孩子都是如此。
当我们对孩子讲故事的时候,
更能够吸引孩子的兴趣点,
还容易让孩子从中明白道理。
比如,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
我们可以跟他聊起读过的绘本中类似的故事,
或者动画片中相似的情节。
也可以是生活中其他人身上发生的故事,
都能够让孩子更好地接受其中蕴含的哲理。
此外,当道理出现在恰当的体验性情境中时,
往往更具有说服力。
前段时间,
蔡少芬在微博上晒出和一双女儿种植蔬菜的
照片,并配文称:“从小学环保,种植蔬菜,
有玩有食又环保!”
两个女儿各自带着小手套,神情专注。
而妈妈这种教育方式,
自然也要比单纯说教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给孩子引导,让他自己说出答案。
我们每个人都不喜欢接受别人预设好的答案,
但对于自己做出的选择,则更容易接受。
我们可以通过适当地引导,用疑问的形式,
让孩子自己说出解决的办法。
比如:“你觉得这件事情该怎么解决好呢?”,
“我遇到一点麻烦,你能帮我想个好办法吗?”
这种方式,可以很有效地防止孩子故意叛逆,
和父母对着干的现象出现。
不评判对错,只分析事实。
父母的“道理”让孩子产生抵触的原因,
往往在于父母的一句开场白:
“你这样做不对。”
孩子听到这句话,就足以判定,
父母的言论将站在自己的对立面,
从一开始就产生抗拒心理。
有研究表明,
涉及道德评判的词汇使用频率越高,
暴力事件就越频繁。
我们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评判对错是大忌,
对与错需要孩子自己来领悟,
而不是靠说教来传达。
接纳孩子的情绪宣泄。
并非所有的表达,都为寻一个对错,
有些时候仅仅是情绪的宣泄。
在孩子对我们的倾诉仅仅是为了宣泄心中的
不满、委屈、愤怒等时,
我们应该收起心中的道理,
只静静地接纳孩子的情绪就够了。
在心理学中,
倾诉是排解内心压力的一个很好办法。
我们需要判断孩子是真的需要一个建议,
还是仅仅想要一个倾诉的对象。
在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的
《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提出:
当我们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
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时,
这种沟通方式会让人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对方即使接受批评,作出让步,
通常也不是心甘情愿的。
如果他们处于恐惧和内疚来迎合我们,
那么或迟或早,
我们将会发现对方不再那么友好。
而他们所付出的代价是:
因屈从于压力而心怀怨恨,并厌恶自己。
孩子的成长,
更多需要的是父母作为榜样的示范,
以及来自于他自己亲身的体验。
父母的爱,要给孩子留下判断与思考的空间。
做个“不讲道理”,
用心陪伴孩子去体验世界的爸妈,
才是孩子更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