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忙成了狗,回听课程之后立马来补作业。课程进行到现在,直击我的痛点,痛苦、无助、绝望就是我现在的模样。同时清晰的觉察到自己问题所在。第一大问题:缺乏想法,脑子空空如也,想问题想不清楚。第二大问题:思维能力较弱,看问题流于表面,第三大问题:无法形成表达想法的逻辑,第四大问题: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无法组织语言。第五大问题:理解困难,第六大问题,短时记忆能力太弱,看了前面忘后面。第七大问题:缺乏专注的能力。所以就和沟通力塔楼中1-2和2-4死磕到底,努力搭建属于自己的沟通力小楼。【今天便签主要针对第一大问题:缺乏想法】
R:
I:要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第一要务,先要有一个想法。如果没有想法,表达就不知从何说起,沟通就会陷入沉默,或者没话找话说的尴尬状态。本文作者以语言学习为例,为我们解析想法产生的心理过程。对于如何产生想法,作者没有诉诸更多的笔墨。采铜老师认为要想言之有物,必须多输入,多阅读,有相关领域的积累,才能生长独特的想法。小六老师在知识管理营中也提到多积累素材,多阅读、多思考才能形成自己的创见。
A1:工作中我是一个不太有想法的人,对知识学习依然停留在机械的吸收、模仿阶段。换个情景,换个问题,就无法很好的去解决。因为缺乏想法,积累不够。在发表论文过程中无法表达真知灼见,这半年投稿连连被拒,很是伤心。为什么会缺乏想法呢,首先,知识积累不够,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脑子空空如也,再智慧的人也无济于事。其次,想不明白,不知如何去整理和分析。再次,那些碎片化的想法无法有效的组织,通透的表达。此外,学习姿势不正确,阅读的层次、深度不够,致使知识增长速度较慢。最后,由于性格原因,本人比较温和乖巧,不太习惯表达自己不同的想法,在沟通中不自觉的会迎合别人、附会别人,缺乏比较深度的沟通和交流。
A2:如何具有较多的想法。第一:对于所关注的领域多读书、多输入、多思考,我深知所有问题根源在于底层思维能力较弱。目前主要聚焦在思维、提问能力相关书籍的学习。每天至少写二组便签。第二:刻意练习拆书帮的分析、整理信息的方法,从前因后果、适用边界的练习开始,锻炼思维肌肉。第三:每天分析一个经典片段,学习别人通过什么逻辑来如何组织语言,是递进、是因果、还是并列的方法来组织语言。第四:打破自我标签,在沟通中卸下好好人的面具,每天尝试三次向别人表达不同看法的机会,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