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存在的混乱,瞄准麻烦的海洋,明确目的地,然后绘制航线。承认你想要的东西,让周围的人知道你是谁。精准注视,径直前行。
电脑使用者大都会在未来5年里丢弃现在所使用的笔记本电脑,就算它们的一切功能都还运转正常。50年后,21世纪早期的电脑就会像现在19世纪黄铜材质的科学工具一样古怪,这些工具在现在看来就像炼金术士使用的工具一样神秘。这些拥有超高计算能力的科技产品为什么会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失去它们的价值?它们是怎样从令人兴奋和骄傲的实用工具变成构造复杂的垃圾的?这其实都同我们的感知与复杂世界之间的无形互动有关。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想到的一个原因是消费陷阱。商品制造商,制造商品的需求,从而促进消费品的迭代。常见的一个噱头,就是创造新科技。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新技术的迭代需要更新的硬件或者技术来提升效率本身——工作和生活质量提升的所在。
最终,所有这一切要想成为可能,都必须依赖一个更不显眼的元素,也就是由信任构成的社会契约。
这里是对上面问题的进一步深挖。我们所说的技术是科技产品是如何利用起来的。假如我们回到荒野,没有网络,没有电,那我们带的所有科技产品只能成为电子垃圾。
拿手机来说,我们之所以可以用手机提升工作和生活的效率,是基于信任体系构成一个庞大的经济和政治系统。从生产的零部件能够符合标准出厂,组装后成品的质量检查,再到电力系统搭建和维护,网络基建构建信号的覆盖才能够构成链接系统。这只是我们得拥有手机的其中一个理由。当前我们可以用手机实现生活衣食住行所有的便利,除了网络之外,物流网络的搭建,再细化到城市交通系统的搭建,等等。就像是我们完成一个动作,需要脑子发起信号,神经元的信号传递,肌肉骨头的牵动,皮肤细胞的保护等等一整个系统大网络 才能够顺利完成,缺一不可。生活中的很多的事情都是这样——复杂而多维,只是没有那么的显而易见。
复杂、多维又善变的世界
人类进化出来的感知系统并不只是将复杂的世界视作一个充满物体的存在,而是更进一步,将所有事物区分为对自己有用和会阻碍自己的两类。
这种简化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和精确的认识世界。
01 生存在“足够”中的人类
人们并不是先看见没有价值的物体,然后再赋予它们意义,而是直接感知到意义。
我们看到物体本身,是基于不同场景一种直觉的判断——它的有什么作用。我们看到车,当要坐车或者开车的时候,它就是工具;当要过马路的时候,它就是障碍。这时候车除了是客观的物体之外,它还是可以可以利用/驾驭,甚至是规避的障碍。
当我们只是一个需要打的士顾客,咱们不需要明确知道车的各个组成部分,或者是开车需要知道的各种规则;也不需要了解这辆车行驶过的里程,或者是昨天今天去过什么地方。也不需要了解这辆车接了多少个顾客,推掉了什么单。这就是我们在多维世界的简化——具有强烈目的性的当下,我只需要坐这辆车去什么地方就可以了。我们只需要看到足够实现自己计划,达成目标的东西就行了。咱们就是生存在这种“足够”功能性简化世界当中。
但是简化后的世界与世界本身是两种概念。我们看到的物体本身它还存在着很多复杂和多维的关联。还拿车的例子来说,虽然我们只是打车,但是车这个物体本身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网络构成的。一辆车的生产涉及的零部件,专利技术,用户体验,安全性标准,世界工厂的协作,销售网络,驾驶员培训,车辆的维修体系,城市的交通网络,线上打车的网络等等……
我们需要一个精确的目标,否则容易被世界的复杂性所淹没。
02 扩展自我边界的能力
人类也是用同样的方式来感知自己的。
咱们也是生活在一个“足够”功能性的目标来定义自己。饿了要吃饭,痛了要看病。但是人还拥有一种能力,拓展自我边界的能力。就像是野兽看见一个开车的人,会把车跟人看作一个整体一样,我们会把自己拥有的车看作“我”的一部分,看作“情人”,定期清洗保养,被磕碰了跟拉伤手一样会觉得心疼。
我们也会拓展自己的边界囊括其他人,
典型的比喻:牵肠挂肚来表达对他人的念想,用手足表示兄弟姐妹。
借助故事来拓展自己:通过看电影百般人生感受人生的喜怒哀乐,通过看书来获取他人的经验做自己人生的参考。通过游戏想象代入虚构角色来推演故事,感受剧情带来的悲欢离合。
将自己揉入集体当中:所处群体认同作为自己的一部分。支持的战队战胜了自己也会感到荣耀,所在的集体获得荣誉了自己也会觉得有光彩,甚至是爱国之心的层面。简言之自我的集体认同感。
03 正常运转的世界才是简单的
只有当一切顺利的时候,人们充分完整的认知才能维持对世界的幻觉。
还是以车为例子。正常的时候它就是代步工具,我们不需要了解它的机械结构,能够到到目的地就可以的。当车出现了故障的时候,就会显现我们对车本身的无知。这时候需要求助汽车修理专家,解决的故障,以及恢复到自己对汽车的简单感知。
故障发生时,人们才能充分体会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与理解有多么不足。
汽车故障这件事情,会让我们不得不想很多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是车老化了?我买车选错了?修车师傅靠谱吗?还是自己的车技退化了?还是我走神了?
故障让被忽视的事实显现,模糊不清的后果就是混乱不堪。
当我们粗心大意时,那些被忽略掉的事物就像是蛰伏的蛇蝎,在最坏的时候发起攻击,然后告诉人们,意图集中,目标精准和谨慎专注是如何保护我们免受伤害的。但现实世界又是复杂万分,人只能狭隘地感知到因果关系矩阵当中的一个切面。这种狭隘的认知在遭遇根本性问题的时不堪一击,从而导致认知的崩塌,感到不知所措。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忽视问题是一切分崩离析的前兆
01 重见混乱
当宜居的秩序分崩离析时,我们看到的是无形的虚空和黑暗的深渊,以及永远潜藏在安全表象之下的混乱。人类在学会感知之后有幸拥有的所有稳定都源于这种混乱。
我们又重新看见混乱时,这意味着什么呢?
未知现象一旦从未知领域中突然出现,那么就意味着紧急时刻到来了。在混乱当中,人的感知会暂时的消失,那些经过数亿年演变的反射性反应会先于思考去应对所有可能性,在思想和感知失灵的时候保护我们。身体调动生理和心理资源准备好迎接最极端的结果——慌张失措。最后我们开始试图解析混乱。
02 直面问题
沟通的前提是承认所有糟糕的情绪,如怨恨、恐惧、孤独、绝望、嫉妒、挫败、仇恨和无聊。
片刻的平静很容易维持,无数被谎言、逃避和辩解所掩藏的问题多到无法被忽视,就会像洪水一样爆发出来,淹没一切。就像是大家都预感到了洪水,但是也没有人修建方舟。永远不要低估忽视问题所带来的破坏性后果。
传统会带来限制,甚至是不舒服和不合理的限制,不过当传统缺失时,人们就只剩下三个选择:被奴役、施行暴政或进行谈判。
奴隶唯命是从可以逃避责任,摆脱复杂性的问题,但也只是临时解决方案,奴隶的内心还是充满愤懑。暴君只会指手画脚,这样来处理问题的复杂性,但奴隶闷闷不乐的服从太没有挑战性,最后还是会厌倦奴隶。而谈判是需要双方都承认问题的存在,这个现实是很难面对的。
婚姻的生活当中很少有事情是小到不值得争吵的。人际关系中,有些忍受是必要的,因为无法做到真正的宽容。一味地沉默和自我安慰,孕育更大的问题。最好还是选择直面问题,以一场和平为目的的争吵去解释真相。坦诚的对话,不以互相伤害和争强好胜的目的,进行和平而深刻的对话,即使痛苦也是值得的。
没有人可以找到完美到不用维护关系的伴侣,就算找到了,对方也会因为你的不完美而离开你。真相是,你需要的是一个和你一样不完美的人。
一切只有被表达和澄清之后,才能变得清晰可见。导致婚姻失败的原因如果被有意忽视,一直得不到处理和解决,那么就可能发酵成为困扰夫妻双方一生的问题。不要注意、不要反应、不要关注、不要讨论、不要思考、不要负责、不要面对混乱并且将其转化为秩序。你只需要天真而又幼稚地等待,混乱就会崛起并且吞噬一切。
当我们选择忽视问题的时候,究竟避免什么问题——避免意料之外的,未知的,打破现在生活的情况出现。不去定义成功,就不用定义失败。
你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会在你准备最不充分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发生;你最怕遭遇的东西也会在你最弱、它最强的时候现身,而你终将被打败。
当自己在忽视问题的时候,问题并不会消失,只会越积越多。你以为甩掉的是问题,其实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回旋镖,在生命的某个时刻,就会回旋向你袭来。
当一切陷入混乱时,我们可以通过语言来创造结构,重建秩序。
仔细而又精确地表达和沟通,就能厘清问题,让一切归位,成功设定新的目标。如果我们通过商讨达成共识,就能一同实现这个目标。
精确分析、创造结构、重建秩序
精神和世界都是通过语言和沟通组织起来的。
当问题出现时,我们之前的评估、思考和行动方式就都变得不可靠了,甚至连感知本身都需要被质疑。遭遇错误就是遭遇无法区分的混乱。咱们常说危机,危险之中含有机会。混乱和错误也是一样的。
我们应该在问题一出现就立刻关注它。“我不开心”是一个好的开始,“我有权不开心”则不是,因为后者解决问题的动机是值得质疑的。
前者是当下环境的合情合理,换谁都一样的普遍感受。而后者可能是不成熟而且爱抱怨而产生的”自我催眠“。
我们从主动发现的事物中获取信息并塑造自己,同时也塑造着我们所处的环境。
这个过程是会困难而漫长的。梳理自己或是他人的行为模式和过去从而产生的什么样的念想是很困难的,寻找问题的内核并不简单。如果能够精确性明确问题,就可以帮你区分已经发生的坏事和同样糟糕但并未发生的坏事——就像是给自己做体检。
就像是发现自己身体不舒服,它可能是小毛病,也可能是某些重病的前兆。去检查或许就能及时发现身体的问题,做简单的治疗;或者发现自己根本没有生病,笑话自己太慌张;但如果真的是某种病,自己也可以后续的准备。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我一直这样理解:这里的“怕”是建立在没看清“像”蛇。眼神朦胧或者是眼睛不好使,才会那么长时间的怕井绳。或许也只是夸张的修辞罢了。能看清楚了是绳之后,或许还会笑话自己,“唉呀被自己吓了一跳”。
在向自己或他人描述你过去的所为、当下的行动以及未来的目标时,你应该谨慎小心,寻找正确的词语,组建正确的句子和段落。当往事的本质被精确的语言所提炼时,过去就可以获得救赎。当现实被清晰讲述时,当下就可以自然流动而不会扰乱未来。
未来有太多可能性,浑浊不堪、难以掌控,但谨慎的思想和语言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证明人生意义的独特、辉煌的命运。这就是眼睛和文字创造世界的方式。
用语言表述,组成句子和段落,可以帮助我们整理回忆本身。一是再回忆了一遍加深的记忆,二是可以给自己找到一个追溯的记录。记忆本身是不断地被当下的自己剪辑的,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事物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在剪辑的过程当中就会整理出真正有意义的需要表达的东西。
我一直觉得语言是有力量的。有时候我们脑子转的太快了,以至于我们都没有理清楚要表达的准确意思。语而言之,可以在说话的瞬间提供一个思考的窗口。有些问题在自己说出口的瞬间就会觉得自己蠢爆了,因为自己在说出来或者是写出来的短暂的空档,就想到的答案。
另外一个点,就是,我们在组织语言的过程当中,知道自己的过去去过那里,意识到自己的当下在哪里。这是一个人生的定位的“锚点”。
你必须通过坦率而精确的语言在混乱中建构出宜居的世界。
需要先想清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然后向对方提出具体的建议。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你才能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
保持言辞精确。
精确而简短的语言,才能够更容易唤起记忆,与其他区块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