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南宋哲学家,字元晦,今江西婺源人,对于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涉及,著作颇丰。朱熹读书广泛,治学严谨,他主张熟读精思,读书贵专不贵博。
他在《朱文公文集·答沈叔晦》中提出:“与其泛观而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得尺吾尺,得寸吾寸,始为不枉为功力耳。”朱熹认为,读书的目的是要有所获,即有所得。与其泛泛浏览,过目就忘,一无所获,不如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读熟了,认真思考了,就有收获。得一寸是一寸,得一尺是一尺,也不枉读一回。所以,朱熹在《朱文公文集·答朱朋孙》中更加明确提出:“夫学非读书之谓,然不读书又无以知为学之方,故读之者贵专而不贵博。盖惟专为能知其意而得其用,徒博则反苦于杂乱浅略而无所得也。”朱熹强调,读书要注重专一,而不是注重广博。唯有专一,读书才有效用。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时间也是非常宝贵的。为了不枉费精力,浪费时间,要注重读好每一本书,做到开卷不仅有益,还要开卷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