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近日琐事缠身,一直想要写却迟迟未能下笔。断断续续地看了些同学的文章,各式各样的《一件小事》,简直就是一幅世情百态图。如优秀学员MM的《借钱》,讲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捻字为花的《一件小事》讲述了母爱如海......
人生就是由无数个这样的一件又一件小事堆砌而成!今天我要和大家说的这件小事,实际上是已过世30周年的姥姥给我讲过的一个小故事。就让我用手中这支拙笔慢慢叙来。
2. 起始
故事发生在一个叫杨村(姑且称之)的地方,时间据姥姥说是解放前。杨村依山傍水,民风淳朴。村民们善良热情,男人闲时上山砍柴,下河摸鱼……平日里伺候着庄稼地;女人采桑纺纱织布……照顾家中老幼。处处可见如宋代诗人范成大所描述的田园画卷:“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村民们过得简单、祥和而快乐,从未闻邻里间争执吵闹,如世外桃源一般。
话说某天村里突然闯进了三个衣衫褴褛、面有菜色的陌生人!其中一个黑瘦矮小的年青人搀扶着一个憔悴枯干的瞎眼老太。另外一个高胖壮实的年青人眼神凶横,大声嚷嚷着:“老不死的,还有吃的没?”“哥,最后一块饼不是你从娘怀里抢走了!”黑瘦矮个青年回答道。瞎眼老太枯藤般的双手一直哆哆嗦嗦地抖个不停,对着村民嚎啕大哭起来……
从瞎眼老太的哭诉中村民们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这是从异乡逃荒而来的母子三人,瞎眼老太夫家姓黄,(为称呼方便叫她黄氏),高胖的是大儿黄金,黑瘦的是二儿黄银,本来还有2个儿子黄铜黄铁,在流离失所的逃荒中生活中和丈夫一起染病身亡!黄氏惨遭丧夫失子剧痛,无法承受突然双眼失明,幸亏二儿黄银细心照料,用讨来的饭菜先喂老娘……一条命才活了下来。背地里两兄弟常为这争执,途中老大黄金有几次瞒着弟弟,把瞎眼的老娘抛在路上,还好黄银及时发现,从此再不敢离开老娘黄氏半步......辗辗转转无意间闯进了杨村。
3. 安居
村民们见他母子三人可怜,便给了他们一个栖身之地。瞎眼黄氏和二儿黄银千恩万谢,惟有老大黄金在一旁嘟嘟囔囔:“这个破村子俺可不想呆。”话虽这么说,母子三人从此就在杨村住了下来。老大黄金还是好吃懒做,二儿黄银和村里的男人们一起砍柴、摸鱼、种庄稼…..日子渐渐安定下来,瞎眼黄氏在杨村妇人们和黄银的精心照料下,某天眼睛居然复明了!眼睛能重新看到的黄氏在村妇们的帮助下,学会了采桑纺纱织布……在黄氏和黄银的辛勤劳动下,三人渐渐地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4. 成家
日子安定下来后,黄金和黄银也各自成了家。
黄金家有一子,名唤“宝贝”,黄金爱如其名,真真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被一昧溺爱的黄宝贝日益骄横,每日里不是上房揭瓦,就是赶鸡踢狗,顽劣异常。黄金见了非但不加制止,反而满脸纵容道:“这孩子像俺!”
老二黄银家则育有一子一女,合为好字,儿女皆乖顺听话,一家四口日子虽清贫却其乐融融。
5. 养母
两兄弟既已成家,按照村里规矩,要轮流赡养老娘黄氏。到黄金家的第一个月,老娘黄氏如入地狱,每日屋里屋外忙个不停。即便这样,黄金还是不满意,对老娘是呼来喝去,打骂不休……村民们常常听到黄金的斥骂声:“老不死,又吃这么多,浪费米粮。”彼时小儿黄宝贝正在一旁嘻玩,闻言后牙牙学舌:“老不死老不死……”黄金抱着小儿笑道:“宝贝学得好,学得像,跟爹再来骂这个老不死!”村民们背地里无不摇头,叹道:“将来又是一个黄金啊!”
弟弟黄银看不下去,心疼老娘,便向村里长者主动提出由他一家赡养,黄金才善罢甘休。从此黄氏在黄银一家的细心照顾下得享晚年,临终时略有小憾却含笑离去。自此以后,村民们常说:“金不如银!”
6. 终章
日升日落,春去秋来。被捧在手心,百般疼爱着的黄宝贝也已长大成人。黄金自己也成了一个齿动牙摇,步履蹒跚的老人。黄宝贝此儿肖父,一不顺心就揪住老父打骂不休!“老不死,你怎么还不死?活在世上浪费米粮……”黄金被打的哀哀求饶,:“好宝贝,哎呦好儿子,别揍爹!爹含辛茹苦把你养大不容易。哎呀别打了……”黄宝贝听了无动于衷,继续打骂,“你个老不死还有脸说,当年俺婆不是一样含辛茹苦把你拉扯大。你不照样想打就打,想骂便骂!”黄金听了儿子的话后满面羞惭,半晌无语后忽失声痛哭,嘴里不停喃喃念道:“娘,俺对不住你!”此时其母黄氏已过世10年。
后来的后来,我不说大家也猜到了结局。黄金自是晚景凄凉!而黄银的后代子孙,无不子女孝顺,父母慈爱……据姥姥说还出过好几个大人物!
7. 结言
这是姥姥给儿时的我讲过的第一个故事。姥姥常说:“百善孝为先!教育子女时,言传不如身教。”我至今不敢忘。大家想知道姥姥给我讲的第二个故事是什么吗?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