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的我,和在工作后的我,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人,在学校认识我的人就会明白,自大、自满、骄傲、无所畏惧这一类的词几乎可以淹没我。
但是其实在学校的时候,我一直是痛苦的,特别是快要实习那一年,我恨不得离开学校,走的越远约好,本来应该参加的演出也没有去准备,我认为我已经接受好社会的鞭挞了,哪怕我现在离开学校,离开家,离开我的小县城,什么我都能做好。
在深圳的一年,我的确是这样的,当时带的幼儿园,我一个人带两个班,也很轻松,我甚至都不需要其他老师来帮我,当时我认为现在给我当园长,我也可以做的很好。我就是这样一个自满自大的人。
后来有机会,我去到了上海,那是一个国际幼儿园,boos是上海交大的博士,引进的演讲沙龙导师不是清华博士,就是耶鲁博导。我接手的班级的家长也是清一色的研究生博士,当时给我当班主任,倘若放在我现在,我肯定是拒绝的,我何德何能。当时的我,根本不知道研究生和博士是什么概念。后来我的班级状况频出,不断的跟家长道歉,调节,大概我的文笔也是那时候锻炼出来的。
那是我最痛苦的一年,找谁帮助都没有用,痛苦,痛苦,痛苦!我被家长质疑,在班级群被家长写作文骂,一是什么,二是什么,三是什么……最后我应激反应,直接烧到40度,但是很奇迹的是,因为我没有请假的习惯,我依旧去上班,还是带着孩子们,第二天,我直接失声了,第三天,第四天,就连其他家长都开始给我送润喉糖,劝我不要太在意,她们甚至告诉我,那家长家里一周七天换六个阿姨,剩下一天她自己带孩子。
后来到过年边,因为火车票提前一天,我需要请假,boss不同意,她问我,我招一个研究生也是这么多钱,招你也是这么多钱,你想想为什么。
我不明白,我也不懂,我挣扎着。
再后来我在周末思考boss给我说的话,我把她给我说过的每一句话都回想,回想一遍又一遍,她说她热爱读书,热爱思考,书里总会有答案给她。或许我也可以呢?
于是我买了她介绍我的那本书,因为是禁书,所以书名不能说。
我花了三年,看完了那本书。一开始看书很痛苦,哪里看的进去。一开始看一小段,后来看几页,再后来能看上小小一踏纸。
里面的道理很直白,很露骨,里面全是作者、作者患者最真实的心理历程,灰暗,扭曲,却也符合人性。
当我完成这本书后,我的痛苦的离开了,它真的离开了,我更得心应手的去工作,仿佛被打通任督二脉一般,在我提辞职的时候,boss甚至挽留我了。
后来我回来,考上编制,然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痛苦,它又追上来了。
当时我跟我的朋友看完电影,那时候十二点了,我不想回家,我的精神状态很不好,我算是半央求着,我想去走走,希望能陪陪我,但是她们要回家了。
没办法,我只好独自回家,我在家楼下站了半个小时,我不想上去,不对,那感觉很不对。
于是我自己一个人走在路上,最后,也是幸好,我还算理智,我走到派出所门口,蹲在那。
派出所对面是一排树,树叶一片一片,上面还有一轮圆月,白,洁白,皎洁,如反光的贝壳一般,我就那么看着,看着树叶,看着月亮,然后眼泪就流下来了,我没有失声痛哭,没有捶头顿足,就蹲在那,流泪。
三点钟,我觉得我好多了,慢慢的我走回了家。
我记得我朋友跟我说,让我回去,不要在外面,哪怕在自己房间哭也好。
不!
不行!
哪里都不行的!
那天过后,我开始忙碌工作,我变得喜欢加班,偶尔写些东西,再后来遇到了演讲,一如我在学校热爱上台唱歌弹琴一般。
痛苦它会追赶我,而我似乎也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痛苦是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所以痛苦就是成功。
每个人都会痛苦,思考、学习、努力后的痛苦,会是雨后的云,清澈洁净,宛如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