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雾溪小学的那个夏天,我们后来都称之为“红衣之夏”。那时很热,天气云淡风轻,总觉得很臭,心里不舒服,脑中不停地回放;却还是乐在其中。
夏日午后,我坐在窗台上看尽风景,看着三年级的刘浩宇跟七年级的小奇实在是太像了。我静静地想,一定是因为他们都戴着眼镜。其他小朋友们在操场上跳跳蹦蹦地玩,小奇却一身红衣孤独地坐在教学楼的楼梯上。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看着他想过去跟他说话,但是又怕被人笑话。直到课铃响起,我关掉窗户下楼去上课。
三天后,又是一个炎热的午后,我再次发现了小奇,他还是独自坐在楼梯上。我过去跟他说话,他看着我羞涩地笑了一下。我问他怎么不去玩,他摇了摇头,然后我见到他拿出了一本厚厚的书,还有一个茶杯,开始读起来。我从来没见过小朋友喝茶,我好奇地问他是什么。他说,这是我妈妈留下来的茶。我看他哭得梨花带雨,好似太阳破晓,洒下了无数的圣洁光辉,留下了一抹温情。
我问他妈妈下次什么时候来看他,他摇了摇头。那个时候我呆在学校的家长会里,经过大家努力,那个暑假学校的门口变成了一个小广场,错落有致的花园和木桌摆满了饮料和水果。我一开始以为是给家长们准备的,直到晚上五点钟,小奇从草坪上走过来。在阳光照耀下,他穿着一身到脚踝的红衣,茶杯和书还是那样的。家长们看到他都十分关切,陪他一起玩。
二
在那个夏天的日晷廊下,我和小奇经常一起看书。小镇里常下雨,我们躲在教学楼前的校门下待着。小奇说他最喜欢的书是《年轻的公主》,里面有很多勇敢而顽强的女主角,他们像马戏团表演员一样抛肝脾和极限挑战。我看得津津有味,一边品尝小奇带来的茶,一边感叹他的毅力和勇气。
有一天放学后,我们正要离开校门,小奇把自己身上的红衣褪下来,递给我。“不要拒绝我的礼物啊,这是我给你的,你要好好保管它。”我有点惊讶,忙推辞,但小奇认真地说,“无论你穿上它去到哪里,都会有我的陪伴。”我看着那件红色的T恤,心中涌起一阵暖流,我们相携一起走到了家。
我想,小奇绝对没有想到,他的这份陪伴,陪在我身边,早已成为我的心灵港湾。我戴上他奉献的眼镜,我变成了他,他成为我,我们相携前行。
三
夏天结束后,我们回到了学校。校门上的“红衣之夏”的牌子也被搬走了。一天晚上,小奇在看书,我坐在旁边,看到了一条他满脸红晕流利打出来的留言:“我为什么总是看不起自己?”
我抬起头看向他,未发出任何声音。他微微一笑,然后我笑了,就这样不说一句话,两个孩子在夜晚中心灵触摸,什么也不需要说。时间停滞在我们的静好里,我们仿佛变成了一尘不染的尘埃,悠哉悠哉,开始休息,沉淀,留下的是寂静无言的感悟,而不是忙碌的红尘躁述。
“红衣之夏”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我知道了勇气和毅力,也知道了慈爱和友情。虽然故事结束了,却是会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让我在崭新的生命里继续前行。后来我有机会见到了小奇的妈妈,我感谢她把一种真正的温暖传递给我。我知道我不再是那个瑰丽的瞬间,但这份感受对我而言,永远都没有变。
四
这个冬天,在街角等车,我看到了小奇。他穿着黑色的羽绒服,胸前别了颗大大的红心,像是随时随地都在表达。我笑着望着他,我们以前一起看的书现在变成了我们过去看过的书,那个夏天变成了曾经提起的话题。我知道,那个繁花和荆棘的季节,错落有致的思念和记忆,就像极光的美丽和柔光的拥抱一样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