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名:《改嫁摄政王,我复仇虐渣妹》
主角配角:萧怀沣骆宁
作者:初点点
简介:骆宁为太后挡了一刀,重伤。全家因她富贵荣华。伤及肺腑,迟迟不愈,她被送去南边温暖庄子上养病三年,回来时家里多了一位表妹。表妹住骆宁的院子,用她的月例与丫鬟。骆宁的父母、兄长疼她、小弟爱她,祖母赏识她;就连骆宁的竹马,也暗慕她,说她处处比骆宁优秀。太后原本要封赏骆宁一个县主,却因母亲从中作梗,县主落到了表妹头上。骆宁受不了,大吵大闹,他们却说她发了疯。害死了骆宁后,阖府松了口气,人人都觉甩脱负累。骆宁做十八年鬼,看着侯府一点点倒塌,辜负她的人都惨死,她重生了。她又活了。“大小姐,前面是城南三十里铺,您要下车歇息吗?”车夫问她骆宁摇摇头:“不了,直接进城。”又道,“不回侯府,去趟安兴坊。”车夫不明所以,还是听话照做。
推荐指数: ✩ ✩ ✩ ✩ ✩
>>>>>【继续阅读】<<<<<
关注微信公众号【半夜文学】 输入书号【1011】, 即可阅读【《改嫁摄政王,我复仇虐渣妹》萧怀沣骆宁】小说全文!
骆宁暂时住进了祖母所在的西正院。祖母住在西间,东间很快就收拾妥当,铺上了崭新的被褥。
“……你大嫂难产,是阿容请来了名医,救了她母子一命。她可是侯府的大恩人呐。”祖母向骆宁解释着表妹白慈容备受尊崇的缘由。
表妹白慈容为人处世圆滑,且极为富有,没过多久便收买了侯府上下众人的心。从侯府的管家到扫地的小厮,没有一个人不敬重她。而她救大少奶奶母子这一善举,更是将她在侯府的威望推上了顶峰,就连一向严苛的骆宁父亲,也对她认可有加。
骆宁的母亲顺势将白慈容安排到了内宅里仅次于两正院的文绮院,光明正大地取代了骆宁原本的位置,奇怪的是,竟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
“阿宁,你向来是个懂事的孩子,蕙馥院也一样能住得舒坦。”祖母轻声说道,话里话外都是让骆宁忍让的意思。
可骆宁心里清楚,若不是自己,哪有如今这侯府?更别说什么文绮院了。不过,骆宁并不怨恨祖母。祖母对她本就没有恶意,前世还曾护过她。只是那时受了表妹虚假恩惠的蒙蔽,不过很快祖母便醒悟过来,对骆宁多加照顾。只是后来祖母突然“病逝”,那晚只有骆宁的母亲和表妹守在祖母身旁。祖母一死,骆宁在这侯府便再无容身之地。
“祖母,就让我住您这儿吧。”骆宁微笑着说道,“我都十七岁了,您和娘难道不打算替我寻个好婆家吗?”
她既没有顶撞祖母,也没有大发脾气,免得叫人看笑话。别人若想笑,骆宁便笑得更自然,让人抓不到把柄。
“好孩子,你如今越发大方爽利了。”祖母握住骆宁的手,眼中满是慈爱,“住这里当然行,别难过啊。”
“嗯。”骆宁回握住祖母的手,触手温热,祖母身体看上去很健朗。
骆宁陪着祖母说了好一会儿话,还特意将话题引到了表妹白慈容身上。
“奇怪,怎么以前都没见过这位表妹呢?”骆宁装作好奇地问道。
祖母回答道:“她是你大舅舅的嫡女,之前一直寄养在外地,怕继母迫害她。”说着,祖母又有些诧异,“你真没见过她?”
骆宁摇摇头:“没有。不过她跟我娘,长得可真像。”
“侄女像姑,这是有福气的面相。”祖母笑着说。
骆宁轻轻笑了笑。
“你大哥说他见过。”祖母又补充道。
骆宁再次微微一笑,心里想着,他们当然见过,毕竟他们才是亲兄妹。
骆宁没有吵闹,就在西正院住了下来,每日陪伴着祖母。祖母如今早已不管府中事务,一心礼佛。
而在父母居住的东正院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阿宁回来了,还是赶紧给阿容另找个院子吧。”父亲说道。
母亲却不以为然:“慧能首座指点过,文绮院的位置适合阿容住。我想,阿宁会理解的,她向来懂事。”接着又说,“蕙馥院就在咱们正院后头,小门相通,方便她与我们亲近,她应该能接受。”
“内宅的这些琐事,就听你的吧。”父亲淡淡地说完,便去了宋姨娘的院子歇息。
第二天,母亲派人叫骆宁过去。
“……娘日夜都在思念你啊。要不是有你表妹陪着,娘恐怕都要缠绵病榻,你回来就见不到娘了。”母亲拉着骆宁的手,哭哭啼啼地说道。
骆宁面无表情,只是淡淡地回应:“娘辛苦了。”
“你表妹之前被魇住,病了好些日子。法华寺的首座和尚指点了方位,说她住文绮院才能压住邪气。”母亲继续解释着。
“阿宁,你刚回来,切不可恃宠而骄,计较太多。你想想,你受伤后,天家才赏赐了这侯府,你爹爹觉得面子上不太光彩。要是时时提起,叫你爹颜面扫地,那可就不好了。施恩不图报,这样阖府上下才会感激你。”母亲苦口婆心地劝着。
骆宁有一双和母亲极为相似的眼睛,妩媚多情,明亮动人。她静静地看着母亲,说道:“如果爹爹觉得面子不光彩,可以请辞,让天家封赏我一个郡主。”
母亲被噎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阿宁,你这说的是什么糊涂话。”母亲缓过神来,说道,“哪有女儿家越过父亲封郡主的道理?女儿家都是受父恩的。”
骆宁表情依旧平静:“娘,爹爹封了侯,您也得了诰命。这么大的侯府,您也说是因为我受伤救了太后才得到的。怎么就不能替我表表功呢?”
“功是要别人说的。”
“娘,您难道就不能说吗?”骆宁追问道。
“哪有自己夸自己的道理。”
“既然你们心里都清楚这侯府的来历,那女儿想要回自己的院子,这要求很过分吗?”骆宁毫不退让。
母亲有些恼了:“阿宁,你越来越没规矩了!”
气氛瞬间僵持起来。
母亲想到是魏公公送骆宁回来的,又强忍住脾气:“阿宁,住哪里其实都一样。文绮院并不比蕙馥院高贵多少,这不是什么大事。你不要只盯着这点蝇头小利。”
“既然都一样,也不重要,那就把文绮院还给我吧。”骆宁直截了当地说。
母亲顿时语塞。
她无奈地叹口气:“阿宁,你变了,怎么变得如此固执,还粗俗不通礼数?”
骆宁却轻柔地笑着:“娘,女儿不明白您这话的意思。女儿回了家,想住自己的院子,这很过分吗?难道需要女儿请太后娘娘来主持公道?”
母亲眼底闪过惊怒之色,却再也说不出话来。
骆宁始终有礼有节,面带微笑,不给任何人造谣她“发疯”的机会。她回到西正院,陪着祖母念佛。
白慈容得知此事后,来到侯夫人的院子,低声劝慰道:“姑姑,别生气了,我会搬出来的。”
“不行!”侯夫人斩钉截铁地说道,“我有办法,到时候让老夫人去劝阿宁。”
腊月的天寒冷刺骨,过几天便是腊八节。对于信佛的人来说,这一天至关重要,因为腊八节也叫法宝节,佛门会在这一天做法事、散佛粥。每年这一天,法华寺的厢房都会被预订一空,那里的佛斋更是精致奢华,一桌竟需要五百两银子。即便价格如此昂贵,没有点身份地位的人根本订不到。
过去这么多年,镇南侯府都没能订到法宝节这一日的素斋,老夫人一直深感遗憾。
半下午的时候,骆宁正陪着祖母捡佛豆,母亲带着白慈容来了。
“娘,阿容有个好消息要告诉您。”母亲满脸笑容地说道。
“什么好消息?”老夫人问道。
“祖母,我订到了法华寺的素斋,就在腊月初八法宝节那一天。”白慈容笑着说道。此时的白慈容已经像骆家其他孩子一样,直接称呼老夫人为祖母,显得格外亲昵。
老夫人脸上情不自禁地露出了笑容:“你是怎么订到的?”
“慧能首座帮了忙,我与他有些私交。不然,这五百两银子一桌的素斋,咱们可抢不到。”白慈容得意地笑道。
老夫人笑容慈祥:“又让你破费了。”
“这是大日子,孙女只想尽尽孝心。”白慈容乖巧地说道。
老夫人欣慰地点点头。
骆宁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
她记得这一年的腊八节。因为自己不肯让出院子,非要索回,母亲和白慈容便想出了这么一招。结果腊月初六开始下雪,一直下到初九,盛京方圆百里的村庄都遭受了雪灾,死了不少人和牲畜。御史台趁机弹劾腊八节这日法华寺的素斋,攻讦法华寺,逼得法华寺拿出万两银子赈灾。而订到素斋的六户门第,全部受到弹劾。骆宁的父亲和其他五位贵胄都挨了骂。母亲不但不说是白慈容的错,反而说:“阿宁一回来,咱们就这么倒霉,这孩子啊……”府里的下人们也开始传这话,成功地移花接木,让骆宁替表妹背了锅。她一个人带着两个丫鬟,根本无力与整个侯府辩驳。
想到这儿,骆宁插话道:“听说,腊八这日的素斋,总共才六桌,每桌至少五百两银子。”
白慈容看向骆宁,小小年纪却带着从容与贞静,回答道:“没错,这一日大家都抢着订,京里信佛的人多。”
“盛京光望族就不止六户,还有皇亲国戚呢。祖母,这样不会得罪人吗?”骆宁淡淡地说道。
老夫人的笑容顿时有些勉强。
侯夫人,也就是骆宁的亲生母亲白氏,赶忙笑着解释:“能订到就是有佛缘,信佛的人不会生气,只会羡慕老夫人佛缘深厚。”
老夫人听了,又有些动摇。
骆宁看向老夫人:“祖母,还是退了吧。”
母亲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白慈容见状,笑着说道:“姐姐,是我考虑不周。您放心,慧能首座会出面担保,不会让咱们得罪人的。”
“退了吧。”骆宁面容沉静,“祖母,此事不太妥当。”
白慈容的笑容也有些维持不住了。
侯夫人几乎要露出怒容。
老夫人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那就算了,今年的法宝节,我去烧炷香就行了。”老夫人无奈地说道。她心里明白,这桌素斋,托人情、花巨资,表面是为了她,实则是为了争院子。她还没老糊涂,院子本就该还给孙女骆宁,那是骆宁应得的。所以,她只能忍痛割爱,站在骆宁这边。
侯夫人带着白慈容,几乎是怒气冲冲地离开了。下人们瞧见了,免不了议论纷纷。
骆宁回到房间,拿出一串精心雕刻的紫檀木佛珠:“祖母,法宝节的时候,您戴着它去吧。”
老夫人一瞧,差点惊呼出声:“玄妙佛珠?这、这可是太后娘娘的!”
“对,太后娘娘赏给我,说能保佑我平安。祖母,借给您戴一天,回头我还得收回来。”骆宁微笑着说道。
老夫人脸上几乎露出狂喜之色。比起五百两银子一桌的昂贵素斋,这串佛珠才是真正有面子,能让人人仰慕与震撼的法宝。
她看向孙女,心里不禁犯起嘀咕:自己为何要在白慈容和孙女之间犹豫呢?这才是自己的亲血脉,骆家真正嫡出的大小姐啊。白慈容,她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怎么感觉有点不对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