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了《给教师的建议》第28条,加上前面零零散散作为工具书查阅的条目,已经超过了这本书的三分之一,看着一页页划满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痕迹,内心居然可以不悲不喜。原来,静心静气的读书是这样的感觉。
读完第28条的题目-用劳动的爱好来教育学生,原以为这一条里所指的劳动还是智力劳动,尤其是思考。当读到“劳动在智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我才确定,这里正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动手实践的劳动。
但是,苏霍姆林斯基所指的劳动仍然不是随便什么样的劳动,而首先是指“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劳动利要有思想、有技巧的技能和技艺。”读完了举例,我觉得无非是理论-实践-理论,或者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或者是用劳动、用实践去验证理论。例如,为生命过程(植物和动物)的正常发展创造环境管理这种环境这个事例就是一种使学生由具体的表象过渡到概括,又由结论和概括过渡到实践的最好手段。
最后,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手起到发展智慧的作用,还有必要进行经常的阅读书籍,不仅能造就聪明的头脑,而且能培养出灵巧的双手。这种提法对于我来说无疑是新颖的。
好巧不巧,今天许主任在学校微信群里转发了一条魏书生报告的视频。魏老师成为教育局局长,新官上任不是忙着抓升学率、抓成绩,而是倡议每一个学生家长都回家让学生做家务,而且要坚持每天都做。他认为,一个人爱不爱国、爱不爱社会很难看岀来,但一个人爱不爱父母、爱不爱家人是很容易看到的。如果一个人连他自己的家的责任都不能承担,谈何爱祖国、爱人民呢?正如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同样是论述“劳动”,好像相距甚远,却又非常切近,因为他们的目标都是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