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班路上接到一个电话:“吴老师吗?我是*瑶爸爸,咱们班*博的家长打电话说今天下午*瑶把他孩子的头发剪了些,非常不好看,说话超级难听。我问孩子了,孩子说她没剪,是那男孩自己剪的。我问她到底剪了没有?孩子还是说没剪,现在哭得跟啥似的。”作为老师在不了解的情况下我只能说:“你先不用在意,周一我去学校了解一下情况了再说,两个孩子平时都表现不错,说不定是有什么误会。”在家长一再的解释下,我的不断安抚下结束了通话。
这个刚挂,接着电话就又来了:
“吴老师吗?咱班*瑶把*博的头发剪的不成样子,我现在在学校,你让那个家长现在赶紧来学校解决问题”
“*瑶是寄宿生,她们家离学校远着呢!不会现在就去学校的。”
我的话还没说完,那边学生的姐姐就接过电话噼里啪啦,气势汹汹呛过来:“我妈就是太好说话,不想跟别人计较,我说这事没完,我们家就这一个弟弟,在家娇得很,在学校还让一个小女生给欺负了。我们电话过去那个女生就是死不承认,这事老师你到底管不管?”
“当然要管,周末现在都回家了,等周一我去调查一下情况咱再说好吧!”
“你问问那边到底怎么说?她要是死不承认你看着怎么办吧?俺自己会把自己头发剪成这样难看?现在还哭闹着要去理发呢!我们不能理,得留个证据……”
得! 棘手的事来了,虽然没有面对面,但这相当于指着鼻子质问的语气,还是我从教一来第一次遇到,心里除了生气还真是在想,要是我去调查了,都不承认怎么办。
周末两天里我一直在反复思考这个问题,要怎样才能解决事情又能教育孩子们。于是就想着讲故事让学生明白道理吧,只不过要讲的三个故事里有我自己的黑料。
周一班会课上:“今天咱们的班会课上,老师要给大家讲三个真实的故事。”同学们高兴的不得了。“在讲故事之前,你们先来说说老师算不算得上一个有道德品质的老师呢?”同学们好像从来没有回答过老师这样的问题,就真诚得还略带嬉笑地说“当然算了。”“那好我就先来讲第一个关于老师的真实故事了。”
故事一:老师小时候不像你们现在想要买什么东西家长都会满足你们。有一次,在家里的桌子上看到一张五元钱,我非常想拿着去买东西,但要是跟家长要,肯定是不会给的,于是我就偷偷的把钱拿走了。后来妈妈问我见没见那五元钱,我矢口否认,妈妈就说上次一个小姑姑来我们家了,肯定是她偷偷拿走的。我虽然知道但不敢啃声,一直到现在这个事情除了你们,我谁都没说过。
接下来我还让学生帮我分析一下,这个事情如果往坏处发展会怎样,孩子们畅所欲言,最后得出:可能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要是那样那时候的老师该是怎样难堪呀!
故事二:两个小学生在学校发生了一点小矛盾,回家都说是对方的责任。两个孩子的家长在家长群里互相指责,言语过激后还到了约架的地步,最后在还没有经过老师解决的情况下两家人就真带着人打架了,还造成了人员伤亡坏结果。在后来调查中,两个孩子才说出了实情,他们都没有完全说真话。
接下来同学们又分析了一下,造成这样严重的后果的原因都是孩子们没有说实话,怕自己被罚,但到最后却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
故事三:一个小区的电梯摄像头里拍到一个男孩子在电梯里撒尿,这事在小区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大家都在议论这是谁家的孩子,这么没素质。接下来孩子的妈妈就在电梯贴了一张告示,承认这是她家的孩子做的错事,也自责自己没有好好教育孩子,为了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让自家孩子承担电梯里一周的卫生。接下来这个孩子每天在电梯里努力劳动的身影,让大家又不禁对这个孩子和孩子的妈妈竖起大拇指。
这个故事讲完就是让孩子们分析一下这个孩子现在的内心是什么样的,这样好吗?为什么会好?最后得出结论:这样好的结果就是他们坦然地面对了自己的错误。
到现在正题才开始:“咱们班在上周五下午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两个同学说的话是矛盾的,这说明他们中间必定有一个说的不是事实,今天我想这两个同学在听了几个故事后应该明白该怎么办了吧,不过咱们约定一下,不管他们俩最后的真相是什么,他们都是勇敢的,我们都给他们一个掌声好吗?”
接下来两同学几乎说了同样的话:“我自己先剪的有,后来她剪的也有”;“他自己剪了说不好看,我又给她剪了几下,我不该往学校带剪子”。看到这样的结果了我就说:“我今天会跟你们都的家长说明情况的”,没想到两个孩子又是很一致:我们自己说吧!
咦!这么就算解决了?那我这黑料爆的是不是有点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