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概要
1、大纲:了解明末辽东与后金军事冲突的局势以及明末三位良将
2、时间跨度:1580年—1644年
3、重要名词:女真崛起 宁锦防线 宁远大捷 宁锦大捷
4、重要人物:李成梁 熊廷弼 孙承宗 袁崇焕 吴三桂 努尔哈赤
女真的崛起
明朝后期,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各部开始壮大起来。1616年,建州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当时女真的各部,建立了政权,史称后金。
努尔哈赤治军严谨,创立了军民合一的八旗制度,八旗军勇猛善战,不断发起对大明王朝的军事挑战,对明朝的辽东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明末辽东的防线
辽东镇是明朝九边重镇之一,其辖区主要是辽宁地区。辽东防御系统包括镇城、路城、卫城、所城和堡城五级,依托长城,构成层次分明,井然有序,相互联系,坚固实用的防御体系,每个卫所兵员大约有5000人,每个所大约1000人,这就是明朝军队实行的卫所制。
著名的萨尔浒之战后,辽东已被后金占领。明朝只好着力打造关宁锦防线,构筑了自山海关经宁远至锦州的一条防线,长约200公里,整体上以山海关为后方、宁远为中路、锦州为前锋,沿线还构筑有多个城堡作为联防据点。
李成梁镇守辽东
李成梁在万历年间担任辽东总兵,前后防守辽东30年。在任期间,他很有作为,西向遏制蒙古势力,东向打击女真势力。
他在任期间(1583年—1601年)发起针对海西女真的三次重大军事打击,都取得了重大胜利,全面遏制了女真势力的发展。这时候,努尔哈赤的家族还没有崛起。
据说,努尔哈赤年轻时曾在李成梁的麾下,跟随李成梁作战。虽然缺乏史料佐证,但是努尔哈赤对明军将领、军事制度和辽东防线非常熟悉是毋庸置疑的。
辽东三杰
历史爱好者常使用三杰的称号,对历史上杰出人物进行聚类和对比,例如:汉初三杰、蜀汉三杰、宋末三杰、晚清三杰、龙潭三杰等。在明末的辽东防线上,先后活跃着三位著名军事人物,称为辽东三杰: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这三位是自从女真兴起以来,能够为明朝维持辽东危局的关键人物。
熊廷弼
萨尔浒之战后,1619年朝廷派熊廷弼再次出任兵部右侍郎、辽东经略,驻守山海关。但朝廷又派王化贞为广宁巡抚,节制辽东十几万军队,而熊廷弼手下只有几千人。
武官级别高却没有最高掌兵权,文官是下级却统领大部分军队。时间一长,军政长官管理错位,导致熊廷弼与广宁巡抚王化贞不和。
虽然熊廷弼到任后招集流亡,整肃军令,制造兵器,修缮城池,整固守备,用一年时间稳定了萨尔浒大败之后前线的混乱状态,但是随后的广宁失陷,熊廷弼终因兵败论罪下狱,又不幸卷入东林党和阉党之争,终被处死,直至传首九边,做了明朝政治牺牲品,而明朝失去了一位优秀的统帅。
孙承宗
大学士孙承宗是明末天启帝朱由校的老师,天启帝即位后,最初对孙承宗极为信任。
孙承宗先以兵部尚书身份巡视辽东军事,然后又带着尚方宝剑正式督师辽东。
孙承宗在辽东督师四年,建立了稳固的关宁防线。辽东局势进入平稳的状态,后金在这四年间没有敢发动进攻。
正是在辽东,孙承宗发现、培养和提拔了袁崇焕。他定下的辽东军事方略后来得到了袁崇焕的继承和贯彻。对于袁崇焕而言,孙承宗既是老师,又是长辈,还是前任长官。
孙承宗在熊廷弼袁崇焕之间是一位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袁崇焕
袁崇焕孤军坚守宁远城,1626年击退了努尔哈赤的进攻,直接导致努尔哈赤负伤而死,这是明朝对后金作战以来的第一次大的胜利。皇太极即位后于1627年,再次进攻宁远防线,受到袁崇焕的有力抗击,也大败而去。这两次胜利分别称为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
皇太极只好绕道蒙古,从喜峰口入关杀到北京城下;袁崇焕得到消息从山海关千里驰援。结果北京城中的崇祯皇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将袁崇焕下狱处死。这等于是自毁长城,留下了一件千古冤案。
随着辽东三杰时代的结束,山海关防线最终被清军突破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吴三桂的叛降
明朝并不是后继无人,最后一位山海关总兵吴三桂也是一位军事将才。但他性格犹豫,首施两端。在闯王李自成和满清两大势力之间,最终选择了叛顺降清,引清军入关,向农民起义军举起了屠刀。
原因是所谓的“冲冠一怒为红颜”!
更多历史文章,请持续关注公众号 “云竹文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