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看到我去年购买的罗胖的《终身学习》,打开书来读,读到“这一代人的学习”这一章,他用10个字给了我们这代人学习方面的建议:
1. 人格
罗胖也提到了读书,读书是一种最低成本的成全一个最好的自己,跨越时空的社交,把有限的生活多活几遍的方式。甚至可以通过读书提升认知,突破阶级固化。
音频比书更具有人格特质,而视频流比音频多了一些人格特质,而实际接触人才是最高效的学习方法。他推崇跟牛人在一起学习。
感悟:这一点跟张萌有些相似,每年见50位牛人,问问大牛在读什么书,让他们推荐书单,可能这样的效率更高。
2. 概念
知识就是一个一个概念的沉淀。
感悟:李笑来老师也曾强调概念的重要性,我想搞清楚知识的边界很重要,在什么情况下用比稀里糊涂拿来用更可取。
3.缝合
他提倡读书与自己的经验结合,比如做读书笔记。
感悟:用“缝合”这个词非常贴切 。类似拆书法RIA。有了这个过程,才能学以致用。哪怕一时用不上,也知道在哪里查找。
4.碎片
罗胖:碎片化学习成为一种趋势。知识的产生和结果都是碎片。
感悟:顺势而行,但对于我来说是碎片学习只是辅料,而不是主菜。我喜欢培根所说“有些书需细嚼慢咽,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囫囵吞枣。”
5.目标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有立场、观点、感想。另一种人有目标、方法、行动。尽量切换到第二种人群里。
感想:读书也一样。但是很多时候,不由自主被书牵着鼻子跑,也许一开始设定一个目标,比如彭小六的30分钟读书法(限定时间,时间到就放下)有一定道理。
总结:
第一条,第五条还做的不够。
1、见牛人因为地域限制,替代方法可以是关注几个好的读书公号或简书号。回国后有时间最好当面约见。
2、目标感不够强,需要慢慢训练目标思维。从下一本书开始,给自己设定时间,并问自己,希望从这本书里收获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