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教育环境不那么单纯,学生也不那么好教,冲着寒暑假,依然有人愿意飞蛾扑火。每次招考之前,总是会有学弟学妹我们来咨询我关于公招的问题,前不久,又收到了来自知乎的提问。所以我决定再次整理自己的考编经历(小姐姐考的四川成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你得有教师资格证和普通话证书(普通话证书最好是二甲或者以上的等级),要是有心理咨询之类的证书就更完美啦,没有的话,参加工作之后也可以继续学习。有了这两个证书之后,你就可以开始关注招考信息了。
一、提前了解公开招聘信息
提前了解公开招聘信息,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快速确认自己要参加哪个地方的公开招聘考试。
每个区域要求不一样,比如有的地方可能在职教师和应届毕业生都招,有的地方可能只招收在职的成熟型教师,要求有区级以上的教学竞赛获奖。
有的地方是先报学校再考试,这种方式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如果你报那个学校,报名的人越多你的竞争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如果人数达到开考比例,而你自身素质又过硬,那问题就不大了。
有的地方是先考试再选学校,我比较胆小,选的这种保守的方式。大家集中竞争,优胜劣汰,总是要相对公平一些。
有的地方不限专业,有的地方却有专业限制,比如你考小学语文,就必须是小学教育专业,或者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如果我们条件达不到别人的硬件要求,这一次的复习就白费了。也有人因为专业一字之差,而失去面试资格。
现在教师公开招聘基本上都是统一招考时间,错过了就要等明年。所以关注信息的时候,一定要擦亮双眼。
二、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有时间限制,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网上报名,以便通过资格审查。比如2018年成都市成华区招收84名老师,要求3月19日9:00——3月27日12:00之间进行网上报名缴费,填写自己的报名信息一定要仔细对照填报要求。
没有毕业也可以参加招考,记得选应届生代码就行。我记得当初在报名的时候填了一个代码,在职教师考试和应届生考试的代码有所不同。我们学校就有一个老师曾经在考试填报代码时,本应该选在职考生,结果选成了在校大学生,虽然笔试通过了,后面在资格复查的时候就被刷下来了,没让参加面试,非常可惜。
三、准考证打印保存
准考证可以在网上打印,成都地区报名成功后,可以登录成都人事考试网进行打印。
在此提示:准考证一定要多打印几张妥善保管,考试的时候要用,资格复查、面试还会用到准考证。我当时笔试考完跟男朋友出去吃饭,吃完饭他心血来潮,说给我叠一朵玫瑰花,问我有没有纸,当时头脑一热,把我的准考证送出去了!
后来面试资格审查的时候需要准考证,我颤抖地打开那朵纸玫瑰,果然是我的准考证,心都碎完了!当时已经过了准考证打印时间,又不能再打印了,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在某个犄角旮旯终于找到了打印的另一张准考证,有惊无险!
四、笔试准备
现在成都地区笔试都只考《教育公共基础》,如果只准备一本教材,信息量难免有点窄,当然学霸另当别论。比如睡我上床的室友,只看一本教材,考哪中哪,我等实在是羡慕啊!
我们专业的同学在准备笔试的时候,几乎人手3本教材加一本博承教育《教育公共基础真题1573》。教材的其中一本是紫色封面的《教育基础知识指南》,一本是蓝绿色封面的华图时代出版社的教材,一本是中公教育出版社的蓝白封面的教材。
教材和题库
我是以《教育基础知识指南》为基底,边看书边做笔记,看完一个章节就做对应的题库中的题,做完题之后,再看其他两本教材,在笔记本上补充有遗漏的知识点。
给自己完整的一个月复习时间,合理安排计划,每天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如果有哪天没有按时完成,最好及时补上进度。约会什么的,就暂时推一推了。
当你把教材和题库全部过完的时候,也许还不到一个月,剩下的时间,做做往年的真题,保持手感,没事翻翻自己的读书笔记,就安心等着上考场吧。
如此复习,基础十分扎实。第一次上考场的时候,恰逢一个同学咨询问题,我们专业的几个女生就给另一个前来考试的女生普及了一下各类知识点,惊得人家目定口呆……
由于教师招聘之后不会公布官方答案,所以有些题是有争议的,各家机构说法不一,但大致都相同,希望大家不要过于纠结那样的题,把更多的经历,放在我们都能够把握的地方。
五、面试准备
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笔试考得不好,就放弃面试。很多地方教师招聘,都是笔试面试五五开,笔试哪怕是最后一名,也有绝对的反超机会。
我第二次参加公招那年,81分就可以参加面试,我只考了83。笔试排名在有效名次之外太多了。而笔试第一名比我高出整整11分,绝望吧?是挺绝望的,但是我面试成绩第四,有88+,替我总成绩加分不少。我还看见一个81分的也成功上岸了呢,所以千万别太早放弃,功夫不负苦心人。
如果面试没有把握的孩子,可以多参考学长学姐的意见,最好是报个培训班。我当时报的是博承的面试培训班,因为看中实战训练,有说课班,试讲班,还有结构化答辩专项训练。前面他们公司进行了一次抽奖活动,莫名其妙中了公司的一只笔,还挺漂亮。
弱弱地提醒大家,如果面试培训班看重教案,忽视实战,可以考虑换班。等你入职之后,你会发现,每个学校的教案要求是不一样的。
比如有些学校搞三段式课堂要求有课前导学案,课中训练案,课后提升案;有些学校搞信息化教育,要求突出交互式白板使用设计,或者是终端类使用说明,有些学校要求手写详案……
面试准备时会给你一张草稿纸,需要你拟清思路,把文章讲清楚。
最后,祝大家都能成功上岸,希望可以帮到你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