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刚过去不久,上周又是我老妈过生日。这篇讲讲老爸老妈的故事。
我的老家严格说是山东烟台的招远,中国金都,苹果、樱桃、粉丝,远近闻名。最近出了几个事儿,也火了一把。后来我爸参军投奔亲戚去了辽宁沈阳,我妈也跟了过来,于是把我生成了土生土长的沈阳小伙。
我的父母一个出生在郭家村,一个出生在丁家庄,都在招远,相距不远,都属于贫下中农家庭。两个人各自通过79年高考,靠知识改变命运,最后在辽宁省会落地生根,到现在还保持着终身学习和成长。他俩仿佛火箭发射的三级助推器,负责了前两级的推进:首先突破了村镇的圈层,真正来到大城市,然后用剩下的燃料送孩子到海外求学,随即燃料用尽,剥落,完成了历史使命。最后那一段突破地心引力的路程,靠孩子自己点火,最终由我把家族的卫星发射成功,来到一线大城市深圳,创业、置业、生活。我未来打算把他们接过来一起生活,也不排除后面在海外安家的可能性……
这个故事,是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大时代背景下,一个普通家族的阶层跨迁史。
啥样家庭之老爸篇
我爸按现在标准,搞不好颜值可以进男团。才华情商也够用,在部队很早就开始给首长当秘书,后来做政委,干到团长级别,选择了自主择业下海经商。部队拼酒的风气很严重,但是我爸酒喝多了过敏,饭桌上当秘书的不帮首长喝酒,怎么混得下去?!后来我知道了,原来是靠讲段子,提供了大量的情绪价值哈哈哈。
当年选媳妇,媒婆拿一摞照片让我爸随便选。结果他对于女生颜值什么的完全没考虑,选了学英文的老妈,因为他觉得媳妇学英文能带他实现环游世界的梦想。十八线山村文化不高的兵哥哥穷小子,却雄心壮志想要环游世界。20多岁发心动念向宇宙下了订单,现在居然基本梦想成真了。伟大的吸引力法则,帮助他克服了一路走过来的坑坑坎坎。
当年他差点当了飞行员,但是家乡有过坠机事故,我奶奶死活没让他去。后来参了军,先在桂林炮校,后面去了沈阳。
本来在那个时代,他有很多机会升官,肯送送礼就差不多,但是他不乐意。
本来有机会跟着首长去北京,官至副师级,但是为了全家人能都在一起生活,也没有去。
本来管理部队生产经营的时候,办过保险公司,赚了些钱,可是后来做实业开服装店,半年全部赔光了(现在他开店的位置是沈阳第一家Apple Store的位置)。这钱要是当时去北京买了房子,我何苦被逼创业呢?
本来他开的加州牛肉面小店,麻辣烫好吃到流泪,结果被朋友吃破产。
本来也在股市叱咤风云,一麻袋一麻袋的赚钱,却因为陪我学游泳的路上吃柿子吃到肠梗阻,错过出货时机,而赔的一塌糊涂……
我爸自主择业(类似退休)之后,本来想要放开手脚赚钱大干一场,没想到赚钱之路一直不顺利。想靠文字功底变现,还拜了辽宁文联副主席崔凯老师当师傅,写歌、编剧、写小品。出的歌全军在听,写的小品被郭冬临搬上过辽台春晚。但是总体来讲,想走创作变现这口饭,想要实现他有钱有闲的理想是异常困难的。
离开部队后,人走茶凉的落差让他心寒,又被市场经济无情摩擦,老爸患上了非常严重的抑郁症。医生说要终身服药,一度暴瘦40斤,连家门都出不去,朋友一律不想见。
那段时间我正好上高三,在学校住校,高考前最后几次模考有一次考到了全校第一,全沈阳前20名,我兴高采烈打电话回家报喜,结果没有祝贺没有鼓励,换来的是我妈用哭腔通知我说我爸的病情又严重了。我那时候还小,哪有心力体谅父母的辛苦。我高中住校三年,两周回家一次,家里从没跟我说过太多老爸的变化。我不知道老爸已经从我心中意气风发呼风唤雨的男神,变成了目光闪躲的颓丧男人。这个突如其来的通知让我也心力憔悴,丧失了高考的斗志。记得高考考前有一周的复习时间,我却只想放空,不想复习,间接导致高考发挥失常。印象最深的是政治题有个15分的大题,我把唯物论当成了辩证法,一分没得,最后以595分的成绩,第一志愿全部落选。本来想法是最差也能去个复旦什么的,发挥好了冲击一下北大清华。结果最后去了一个从来没考虑的学校:大连外国语学院。
接着说我爸。得了抑郁症之后,他在部队时的老领导,指点他去学国学。于是老爸就开始研究周易64卦,没想到老祖宗的智慧有疗效,结合他多年书法功底,帮助他逐渐走出了低谷。最后实现了他口中的“第三类生存”—既不经商,也不当官,靠文化智慧有钱有闲有尊严的活着。
他曾看到一位叫徐冰的艺术家把英文单词按照汉字的方式拼起来,觉得很有趣,于是也研发了自己的英文/德文汉写书法体系。没想到外国朋友很喜欢。这个发明,也为他带来了很多机会。我本科的时候跟着美国驻沈阳领事馆的领事做了一个叫做中美平民英雄的项目(中美各选拔3个学生,互相采访对方国家的牛人,写成一个博客),后来领事馆办艺术比赛,我就把我爸的英文汉写发了过去。结果没想到不仅得了奖,还被挂在领事馆办签证的走廊里,在好几年间,每一个在沈阳领事馆办美国签证的人,都看过他的作品。后来我在美国创业赚到钱,邀请我爸妈来美国玩,他去办签证时和签证官聊嗨了:“你们墙上挂着的那副One World One Dream的字就是我写的。”最后居然以退伍军官和党员的身份,正大光明地拿到了美国签证。
后来,他的双语作品还被外事办采购,用来当成国礼送给多国外交官、市长、总理什么的。他的作品还被刻在景区的石头上,游客看不懂,发给微博大V博物君,还在微博上火了一把。
最近,老爸连续三年被中国驻德国杜塞尔多夫领事馆邀请,去德国参加中国节,展示中国文化。他的字画长卷被杜赛和科隆的市长收藏,还被CCTV报道了。
不过他对于去外国其实一直是不放在眼里,对于军官的身份无比自豪。后来他和我妈去加拿大申请签证,被领事馆要求面谈,军官政委的身份反复被签证官质疑,生怕他是军方间谍。结果给我爸听不耐烦了,居然对着签证官大发脾气:“你们加拿大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去就不去,又不是求着你们去。”结果这种理直气壮成功打消了签证官的顾虑,反而最后顺利获批了。
书法外交已经成了他的标签之一。最近在出一套英汉对照的弟子规、三字经、道德经系列图书,想要全球发售,设计稿已经出来啦,这篇文章里我放了两张。他最新的梦想是在深圳湾公园竖起刻着他的英文汉写书法的石头,然后在我定居的深圳蛇口开个书法班,教老外写书法。
老爸还是新浪博客最早一批博主,全国有粉丝,朋友满天下。朋友圈展示面做的比我都勤奋,一天发四五条图文并茂的社交记录是常态。还在拍抖音,录讲座,甚至做知识付费教人周易还赚了几万块。我现在在动员他做视频号。相信很快就会有视频作品啦~
啥样家庭之老妈篇
我爸考上军校来沈阳当兵,我母亲也跟了过来做老师。按理说我爸学历不高,我母亲堂堂的山东大学本科,兰州大学研究生,药科大学英文教授,牛津大学访问学者,应该在家里趾高气昂才对。但是实际上这些在我爸的美色和情绪价值前都显得不太重要了,所以我老妈的前半生都在围着我老爸转。本来她想要跟着她亲姐姐,也就是我大姨移民去加拿大,跟我姥姥一起住,但是我爸不肯去,结果就放弃了。本来移民签证都下来了,我也差点变成加拿大小孩了。
我出生之后,我奶奶就从山东老家过来照顾我。我妈事业心强,不咋管我,所以我的幼儿时代的成长全靠我奶做家务做饭。我爸保障我一天一个鸡蛋,他自己却舍不得吃。我奶是我爱吃啥就给我做啥,有一段时间天天给我做西红柿炒鸡蛋。而我只吃鸡蛋不吃西红柿,喜欢盐煮毛豆,干啃玉米,炒花生就馒头,山东风味的酸菜炖粉条,以及一边看凤凰电影频道的港片/小神龙俱乐部的动画片一边嗑瓜子。哦对,还有麻辣烫。有年夏天特别燥热,我奶天天给我做麻辣烫吃,让我起了一脸痘,起了就挤,我奶不懂,我妈又没空管我,以至于现在我这皮肤,做了四次果酸换肤之后,依然不太好,我再去做做脸,有潜力做视频号男性医美第一人了。
奶奶从我出生之后一直和我们住在一起。这对于我妈来说就有点要命,因为婆媳关系成了我妈的噩梦。实际上我爸有点妈宝男的体质,从小被奶奶宠溺,我奶奶又有碾压级的情商和手段,经常是婆媳稍微出点矛盾,我爸坚决无理由站在我奶那边,我妈备受压力。我爸又经常需要陪领导应酬,导致我妈安全感不足,所以家里经常乌云笼罩。
本来我是一个两眼放电的精神小伙,attention whore,但后来家里大人老吵架,我慢慢学会了事事低调,降低存在感,主动逗他们开心,从不惹他们生气,从小就在练察言观色的细腻,被迫做居间仲裁的小法官。半夜隔着墙听到爸妈一起腔,我就提心吊胆睡不着觉。这种婆媳+妈宝的三体运动极不稳定,以至于家里火药味严重到啥程度呢,我初高中有段时间,每年的大年夜,我奶奶都脑溢血,连续三年,全家半夜去医院。所以我对一切节假日、一切仪式感均免疫,很难共情,因为我自己过节从来也没啥正反馈。这个被M嫂一直吐槽,他的家庭环境就很多仪式感,倒逼着我慢慢改了。现在做社群,仪式感也很重要啊。
不过现在他们仨关系已经很好了,前半生摩擦摩擦,后半生甘甜就来了。我奶现在快100岁的人了,白头发可能都没我多。
老妈为了教我英语,我小学的时候每周都要去她办的英文补课班,每次我必须坐第一排,距离我妈不得超过她挥舞教鞭的长度。这样她上课被我make funny comments的时候,就能敲我的头。我英文的底子是我妈给的。没有我妈,我世界公民的梦想会折一半儿。没有她我也不会好好学英语。现在我做世界公民的梦想几乎已经实现了,我第一个要感谢的就是老妈。
按时髦的话说,老妈应该算是个工作狂,生活又围着我爸、我奶、还有我转,与人斗其乐无穷,根本没空休闲和交往闺蜜,搞得我有点担心她晚年除了家人外没朋友陪她。
她也是个终身学习者。我在小学的时候,家里就有电脑,386, 486, 586,全部都有,主要为了出题方便。她还搞印刷机自己排版印题目给学生。编写过英文快速记忆的小口诀记忆手册,那是一个黄色的小本本,每个词都有一句顺口溜一样的快速记忆口诀,音标旁边配着恐怖的口腔解剖图,以显示发音时的舌头位置(见配图)。我印象最深的是“peach”这个词,她编的口诀是“小屁孩吃桃子”—“Pea--ch”,桃子!是不是很好记!
老妈现在依然在沈阳药科大学当老师,中间去牛津大学做过访问学者,去加拿大学过中医(在我大姨的大多伦多中医学院),还考下来高级营养师(这个养孙子的时候能用上),帮学校拿下了BEC商务英语的考点,也是学生最爱戴的老师之一。老妈还跟着我爸还自学了周易八卦和气功,建立了奇妙的洋气英文+国学算命组合。快六十岁的人了,还要给大学生上网课。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你服不服?
写在最后
虽然老爸老妈财商差的要命,把凭运气赚到的钱,凭实力都赔的干干净净,差点供不起我留学,但他们给我了良好的家教,培养了我热爱学习的习惯。他们没有吃喝嫖赌等不良爱好,也没有不靠谱的酒肉朋友。连马桶边上都放着各种书籍,蹲坑不忘学习。潜移默化养成了我热爱阅读的好习惯,我小时候跟着我爸学书法的时候(附一张我给家里写的酒水单,好久不写退步了),识字早,就开始看纯文字版的格林童话,书都要翻烂了。初高中的时候跟着他俩的马桶读物《读者》、《青年文摘》、《意林》学到了很多小故事,后来高考作文大概考了56分,前期这些积累功不可没。
我的命是他俩给的,我爸还救过我妈的命。有一晚他们睡觉电褥子着火,火苗窜上墙,把整面墙都熏黑了。幸亏我爸从梦中惊醒,救下了被烟熏昏迷醒不过来的老妈,赶紧扑灭火苗。我半夜送他们跨越半个沈阳城,去了唯一一家烧伤门诊,30分钟的车程我15分钟开到,结果我妈手部重度烧伤,我爸也是轻度烧伤。现在我妈手上还有当时留下的伤疤。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我最后两次花他们的钱,都是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一次是1.4万美金买了一辆道奇复仇者,第二次跟我妈借了2万人民币做了一个网站。然后研究生毕业前我开始创业,很快赚到了第一桶金。在此之后就没有管他们要过钱。还在毕业前请他们来美国玩,由我支付所有开销。毕业后回国,买房买车全部都自己支付。甚至结婚都没有用他们出钱:给媳妇的彩礼钱我自己出,宾客的红包让爸妈存着自己花。我来深圳之后,把我在沈阳买的二手宝马给我爸开,他新交的朋友都觉得他是土豪,还因此被捧着当上了一个省级官方协会的会长。我妈也不哭穷了,也不埋怨我爸只要面子不要钱,嫌他挣钱少了。我创业赚到钱,成功地让全家人都更幸福了起来。这种感觉很好。我跟他们常说别老在外面替我吹牛,但是他们确实不太忍得住。我奶奶今年快一百岁了,去年不小心翻身时从床上摔下来把腿骨摔碎了,我二话不说承担了所有手术费用。到现在她还一头黑发,视频连线的时候看到M嫂就笑得合不拢嘴。我真的很自豪。我相信我有能力守护他们的下半生。等我有了孩子,就等着他们过来帮我带孩子啦~
我亲爱的老爸老妈,还有奶奶,下半生还要请几位活宝继续多多关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