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林丹参加一期访谈节目的时候,一个小运动员说自己一年打坏了多少只羽毛球,付出了很多,可是成绩下滑了,不理想,还受到别人的嘲讽,问林丹有没有过同样的迷茫和困惑;林丹的回答里有一句话,“你觉得其实打坏多少球不是最重要的了,而是因为你以为你打坏了1500个球,但是你的对手可能打了2500个球。”
竞技场上如此,职场和生活里也是一样的。
有个同事,大学毕业就到了单位,开始大家都有点不喜欢她。那时候她做事很不靠谱,比如丢失了重要的文件,让带队的项目经理大为恼火,甚至发狠话再也不带她出项目。她说话经常不经过大脑,还习惯地对很多事情提出公开质疑和吐槽,当然让大家很不舒服;比如她觉得工资低就去问财务,财务说这是你们部门定的,然后她就真的去问部门经理,结果被“顶”了回来:“你知道吗,这种事你不应该来问我。”这种印象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她报了三门注册会计师考试考过了两门,一下子自信心爆棚,成功逆袭,主动要求参加各个大项目承担重要任务。从此,不但各个领导对她刮目相看,而且变成各个项目组长争抢的香饽饽。
那一年,得知他考过两门注会,一个同事很不服气,“连她都能通过,我也能。”可是转过头,他还是每天早早下班,要么出去和同学朋友红火,要么回家打打游戏,依旧是不到十一点就舒舒服服地睡美容觉了。等到“逆袭同事”的注会考试只剩下综合一科,他依旧停留在心里愤慨、口头不满的层面上,没有付出实质的行动,考试还是一门都没有通过。
你可以不喜欢我,但是你不能否认我的努力和我的付出,还有我取得的成绩。
其实别人都很努力,在我们每天打几个小时游戏心满意足的时候,别人也许在看书做题复习考试;在我们躺在沙发上看各种肥皂剧和娱乐节目而乐此不疲的时候,别人也许在跑步健身挥汗如雨;在我们百无聊赖地刷朋友圈微博的时候,别人也许正在整理今天的心得,加班准备明天的工作计划;在我们早晨赖在床上滑动手机恍恍惚惚的时候,别人可能已经吃完早点,读了几篇英语文章或者背了几十个英语单词……于是当我们持续地休闲娱乐,不能认为别人也和我们一样不停地舒服放松。这种自己臆想出来的情形,当然很害人,短时间里,看不出“成效”;就像长跑一样,时间一久,差距突然呈现,别人早已经到达终点,就会让人大吃一惊,甚至必须到处找后悔的理由和借口来麻痹和安慰自己。
另一个同事,从加拿大回来的,进入单位后开始参加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考试,经常是加完班后继续复习,考试前的两三个月每天都是一两点才睡觉。去年带一个上市公司的项目,出差刚到上海,就生病了,于是一边打吊瓶,一边加班。后来她以身体不适为由辞职了,从朋友圈大概消失了半年,大家以为她在吃中药休养身体,种花养草。再见到,她已经精神焕发,最重要的是自己创业开了家公司,成功转型成创业者了。
有一个亲戚,初中的时候,平时成绩一般,到了初三奋斗一年,考到重点高中;高中的成绩也平平常常,高三又奋斗一年,如愿地上了第一志愿的重点医学院。我对老妈说,“你看他多幸运,每次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老妈睁大眼睛说:“儿啊,你可不能这么想。你知道他有多么努力么?”接下来的故事是,他毕业后在医院工作,第三年考上了母校的硕士研究生,单位没有同意他去读;第四年的时候他又考上了本地大学的研究生,半工半读地读完;他接着又考上博士,也是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去年终于拿到了博士学位,又到了上一级的医院做博士后;今年,他去外地的医院进修,学习技术。这期间的事情,还包括他娶妻生子,并把双方的老人都接去安顿下来。他上个月和我聊天,说还在考虑要不要去美国做一段时间的访问学者,镀镀金,学习一下那里的医疗技术、方法和管理理念。
其实别人都很努力。为了自己的目标,多一份坚持,为了自己的喜爱的事情,多一份努力。时间久了,也许那些目标都真的实现了呢。
讲了几个身边的故事,最后还是想说那句话,别人都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积累着,坚持着,奋斗着,我们也需要在自己的角落继续自己的那一份努力。
2015年7月25日星期六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