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黑洞的照片,把“视觉中国”自己给吸进去了。
“视觉中国”乍一看以为是中国的企业,没想到竟是一个加拿大人和一个美国人合开的一家企业,专门敲诈中国企业。
竟然用了“视觉中国”这样几个大字来注册,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本土非常有名的企业,无法理解当初的商标申请是怎么通过的。
我只知道,历史上,政府创办的企业才敢用特别大的名字,比如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企业“江南制造总局”“湖北织布局”等,私人创办的企业哪用得上这名字,都是非常具体的“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之类的。
这个问题就好比,你在你家楼下开了家小面馆,你只能叫老王家XX面馆之类的,你敢叫亚洲面馆吗?不敢吧?你敢叫国家也不敢给你注册啊。
说到底,被敲诈的乱象能存在是因为店大欺客,或者后面有人呗。
此风不整不行。
版权意识的觉醒,也是我中华民族精神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