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老师说:“论语中对交友有着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
孔子说在这个世界上,交朋友有“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论语.述而)
对于孩子来讲,父母即是孩子最好的良师也是孩子最好的益友。从孩子的身上可以照见父母的影子。我们想让孩子在我们的引导下塑造良好的品格,为人父母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应该做到“律人先律己,正身先正心”。
我们就先说说孔子所说的“益者三友”。
友直:友直的意思是为人要正直、坦荡、刚正不阿,要有一种郎朗的人格;友谅:指的是宽容;友多闻:说的是能给与见识、经验的朋友。
爸爸妈妈们要用这样的道理从自身出发去引导孩子,在孩子怯懦的时候给予孩子勇气和鼓励,在孩子犹豫不决的时候教会孩子判断的方法,在孩子有过错的时候不要过分的苛责,宽怀大度的引导孩子改正错误。在孩子无助的时候能够给与孩子经验,在孩子无知的时候能够让孩子增长见识。
再来看看“损者三友”。
友便辟[pián pì]:指的是谄媚逢迎;友善柔:说的是优柔寡断,当面恭维,背后诽谤;友便妄:讲的是花言巧语。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是透过孩子的行为举止能感受到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而孩子的现行习惯正是受教于父母,孩子出生后3岁左右,正是初次习惯养成时期,在这个学习时期的孩子有极强的行为模仿能力,父母的言行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如果父母常常在孩子面前发脾气、不断的展现自己暴躁的性格,做事情优柔寡断,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做事情只动嘴不动手,孩子也会效仿。反之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展现的都是优良的品格那孩子也会受到父母的熏染。
当然这里所说的和孩子做朋友,并不是放下父母的威严,对孩子听之任之。靠自己的言行来熏陶孩子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手段,也是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方法。管束与教化并行才培养出孩子优良的品格。今天就说到这里,关注朵儿妈宝duolovebaby,每天都有育儿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