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鲁——2297
最近真的丧了好久。为了改变这种很丧的局面,我在读书营里报了各个小组,我寄希望于小组把我从消极的泥潭里拖出来。然而并没有用,各个小组加身,只是把我变成了一个“积极废人”。心态积极了,行动宛如废物。加的小组虽然多,但是事情太多,我一个都不想做。
每次拖到最后实在不行了,匆匆应付了事。读书感悟就比较难,短时间是补不起来的。但为了不被打脸,没写的时候我就把我4月份跟舒达组cp写的拆书拿出来凑数。
一直颓到昨天收拾东西看到了我2月买的一本书叫《30岁前的每一天》被题目吸引。我当时买书的时候发现网上都没有卖的,在淘宝上买的扫描版。
看到这一本扫面版的书,简直惨不忍睹。面相太丑我就直接把它丢在了一堆我不看的过气书里了。直到前天,我收拾东西的时候才发现这一本书。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为了珍惜时间,好好管理自己的时间我看了《奇特的一生》,然而我没看完就不想看了,想着心情不好,看点轻松的,所以换成《说话的魅力》,还是看不下去,我想我可能需要点哲学智慧,又看《人生的智慧》,看得得我更蠢了,感觉在找虐。直到这本封面很惨不忍睹的《30岁前的每一天》。
这本书的自序是大概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30岁那年的冬天,让作者记忆犹新,三年的咨询工作,不再有新鲜感,超强度的工作时间,对家人的思念,对剩女身份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已经抵消了她高薪水所能带来的喜悦之之情。这个自序是典型的讲故事型的结构。
但看到这个自序我就被吸引了,跟我差不多呀,除了他说的高薪水之外,其余的我们都很类似的。
基于这个自序,我很快把这本书看完了。基于这本书的内容,今天就先分享一下书对我触动很深的点。
你的梦想是什么?
很老土的问题,你的梦想是什么?这是开篇的第一张。这句话被嘲讽好是始于当年《中国好声音》节目,汪峰导师对参赛歌手必问的金典名句。
因为此时的我也很迷茫,我的梦想是什么?
毕业之后我去考研,考研失败之后我认为我不是学习的料,只得去上班。上班每个月的工资都不够我花,那个时候我天天梦想着,如果我能月薪1万就好了。我没有其他的目标,我的目标就很简单,只要一个月给我1万的工资就可以了。达到了,但是我更迷茫了,我不知道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根据书中的介绍,怎么找到自己的梦想呢?首先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拿出一张纸。假如你现在月薪50万,年收入600万。你不用上班,不用跟脑残的同事共事,不用忍受老板的的训斥。总之,你很自由,你最想干什么呢?
放开金钱和时间的束缚,畅想你的未来,用笔写下你正真想要做的事,想要成为你人。记住梦想要好高骛远,行动要脚踏实地。伸手摘星,即使徒劳无功,亦不致满手污泥。
要有长期思维
找到梦想之后,就是如何做的问题了。我觉得在行动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结合李笑来老师《财富自由之路》书中的观点,我们的思维要活在未来。也就是我要说的长期思维。长期思维,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很难。就像一本好书,没法实际操作,也就束之高阁了。
结合我自己的想法我举个例子,我之前一直想对我每天的时间做一个记录,这样的话我会对时间有个合理的安排。我就在手机上找比较适合的app,跟别人请教。
比如说蜗牛大哥,把每天做的事情已经精确到了分钟,对我来说,这已经相当残暴了。还有我报的一门课程的一个老师,他已经精确到了秒来计算。我只是想记录一下我每天做一件事使用多长时间,但这都做不到。因为每次我发现记录的时候,切换来切换去会浪费时间。你要不停的在心里记着这个事情开始了,但时间结束了,我就把这事忘了,直接就干别的去了。这样来回反复,搞得我很烦,我直接放弃了。
当我再用长期思维来考虑,就不应该放弃。对当下来说,它很麻烦,可能会花费一定的时间,但从长期来说,对我利用时间是非常有效的。
比如说我记录时间之后,一天我可以为自己节约一个小时,那如果是七年了呢?是2555个小时,那如果是一辈子呢?那我就比别人多活了很多年。而我记录时间只要习惯了就是几分钟的事情。几分钟换一个小时甚至更多,它是有多划算啊!
所以当面对选择,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做,不能只考虑眼下,你把它放到七年十年甚至一辈子的长度来考虑。
那换一个角度,对于那些不是要做一辈子的事情,或者说一些非常不重要的事情,我们真的有必要花费时间精力在上面么?站在一生的角度考虑,许多事情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那就果断的做减法,不去做就好了。
当你很颓废、迷茫,需要被点醒的时候可以看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