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的是《不成熟的父母》,不禁反思自己,是不是一个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没办法和别人建立长久关系的人…
如果你也想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的父母,又不大会判断的话,可以参考下这本书,因为这本书是很好的一本自测书
尤其是已经身为父母的我们,只有认清楚痛苦的源头,才有可能会重建成熟的性格和关系
其实,今天之所以会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儿子最近在学习上很是怠慢,而且有点不听你说,甚至有点故意和你逆着来的感觉
如果话说的重点,他会有满肚子的委屈要迸发出来
这也让不得不停下来,先好好反思自己
因为发音的问题,包括本身心智会偏成熟,儿子在学校不是那种爱交朋友的,尽管老师和同学对他的评价都不错,不过用他的话,是忍出来的……
而或许我在最近的相处中,没有试图去理解他,也让他有了不爱上学的想法
刚才对比四类不成熟父母的表现后,不禁躺枪(有来自原生家庭的关系,也有自己的经历所致)
以下是四种不成熟的父母类型:
第一种,驱动型
对孩子非常理解,书里有一个很生动的案例:有一个妈妈,从小特别尊重孩子的天性,为了孩子学习各种育儿知识
哪怕这个叫锡恩的孩子,做实验把厨房都着了,她妈妈也不会多说一句,默默地就跑去收拾了,可能你会说,这应该是一个成熟的父母吧
但是她的妈妈有个致命的缺点,不能接受孩子的爱好,他不喜欢语言,她觉得以后还是要善于交际,给他报名演讲班,夏令营
孩子喜欢实验,妈妈觉得这个玩玩就好(毫无意外中枪,反省改过)
锡恩不顺从父母,她就温柔的施压,直到孩子奔溃大哭,十几岁的孩子,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蒙着头躲在被子里
有一次,有人问锡恩,长大代表着什么?他说代表着离开妈妈,而此时在一旁的妈妈说道,不,我不会离开你的,永远不会…
而这可能,只是妈妈的一厢情愿……
你或许和我一样,以为这是位驱动型的好妈妈,可事实恰恰相反,她的不成熟体现在不知道和孩子的边界在哪,处处干涉孩子
而在这种环境下出来的孩子,对妈妈是又爱又怕,一方面他依赖妈妈,一方面他又害怕妈妈,始终想要离开
第二种,情绪型父母
这种不难理解,因为他们日常的情绪就是特别容易奔溃,还需要别人来照顾他们的情绪,包括孩子,所以和他们的相处非常累
非常的典型就是《小欢喜》里的宋倩,她就是情绪型妈妈,表面上是个完美妈妈,为了女儿学习,全职在家陪伴
白天煲汤做饭,晚上给英子补习辅导,可是只要英子,稍有欺瞒,她就会情绪奔溃
正常的父母可能就是发个脾气,可是宋倩的除了脾气,还有委屈,这让孩子手足无措
第三种父母,消极型的父母
典型代表《都挺好》里的苏大强,表面上谁也不得罪,可真是碰上什么事,就是个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里
这种类型的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不会太差,但是却帮不了孩子,也给不了保护,会让孩子特别没有安全感,甚至在和自己有利益冲突的时候,会抛弃孩子
第四种类型,拒绝型的父母
这也是我们老一辈中最常见的,不听话,打,学习不好,骂,你没办法走近她,经常挂在嘴巴边的口头禅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求别人
和这样的父母相处,也会非常痛苦,因为情感得不到安抚
而一个孩子想要快乐生活,就必须保持乐观,这一点从小的情绪压抑下,是没办法做到的
看完后,对比了我自己,第一种和第二种,是我的重灾区,第三种和第四种基本没有,那怎么办呢?
唯一的办法:重新建立健康的关系
书上说,首先从内心治愈自己,就不能找理由,应该承认,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她们也未必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也不一定是成熟的父母
这里有一个最核心的方法,成熟意识法
专注结果,而不是关系,比如,很多父母总是很容易在外面对别人的孩子客客气气的,在家对自己的孩子却是特别严厉,包括我
这不仅会让自己孩子感受到这种区别对待,更加会加重孩子和你的距离
这个时候,实事求是的说清楚事情,不掺杂任何关系,会是一种很好的界限感
再有,明白了四种不成熟父母的类型后,除了更了解自己的父母外,也会更清楚自己当下的处事态度
驱动而有边界,可脾气但不委屈,消极却有担当,严厉也有关爱…
最后这句话,也是我对这四种不成熟表现的对应解决方法,真的希望每个父母,都能一天天的成为那个让孩子有依靠,却又能放手的成熟型父母
我是尤莉,每天一书,学习成长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