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到底有什么问题

当今社会,谈到转基因食品,很多人都是闻之色变,避之不及,那转基因有多可怕,为什么人们对其有这么大的反应,今天我就来说说。

先说下我个人的观点,我不保证转基因的绝对安全,但也不同意转基因的那么大的危害的观点,为什么这样说呢,听听我的分析。

首先,我们要清楚,何为转基因,所谓的转基因就是将本不属于该物种的基因通过技术手段转移到该物种的遗传物质中,使得其表现出外来的一系列的现状。那目前的转基因食品就是增加产量,抵御虫害等。

其次,为什么很多媒体及个人宣传转基因危害很大,其实这个和国家机构以及专业普及有很大关系。记得多年前一片考研英语中有这样一篇阅读理解,说一群爱护动物协会的人聚集在科研研究所门口,抗议对动物实行药物、病理等方面的实验。记者就问道其中一位组织者,如果不进行这样的实验,以后怎么能得到治疗疾病的药物。组织者理直气壮的回答到,科学家会有办法解决的。这位组织者就没有想过,科学家也是通过这些动物的实验来完成这些研究的吗?当然,这个是不是一个真实的事件,我们不去考证了,但是,至少说明了一点,当今社会信息越来越公开,很多人在网络上以讹传讹,而专业人士却不愿意出来解释,从而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等,从而出现了这么多的偏激的误解。

言归正传,为什么要说上面这个故事,因为我接下来就会从专业的一些角度来解释转基因,欢迎专业人士来讨论。

1、转基因的基因片段会不会杂交到人体内

个人观点是不会,为什么这样说呢,转基因的食品都携带了完整的基因组,这些基因组在经过高温后,基本上不会有多少残留,我们日常提取一些组织基因组时候,都会出现基因断裂的情况,而经过烹饪的食物,他们能够保留多少可表达的遗传物质,有待考证。

2、转基因表现出来的“毒杀”害虫的功能,会不会对人体产生同样的危害

我的答案仍然是不会。首先我们要了解这些功能的原理,根据生物学中心法制,遗传物质DNA转录出RNA再翻译出蛋白质,而“毒害”作用就是这些蛋白质的功劳。那为什么我说不会呢,因为蛋白质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物质,它有一定的特点,就是高温、强酸强碱变性,而且变性效果不可逆,也就是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除了上述的高温烹制外,有人说了,很多时候我们喜欢生吃一些东西,那是不是就危险了。人的胃中有一种物质叫胃酸,说的通俗点,就是盐酸,是一种强酸性的消化液,基本上任何东西经过它,都会被分解成最基础的氨基酸。转基因食品生吃后,经过胃酸这一步,基本上也不存在它的原有特性了。为什么国外的有些实验用小白鼠进行试验,发现小白鼠会出现一些癌症肿瘤,其实这个从试验设计上来说,就可能不够严谨,生物学的实验,小白鼠属于较低级的,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比较明显,同时它和人体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其实那个实验,只能作为佐证,不能作为直接证据。就像药物上市前所经过那么多期实验,小白鼠只是属于实验室阶段一样。

最后再来聊一聊进化论,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的描述,物种的变迁都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一旦出现了生殖隔离,就是新的物种的出现。每一个物种在遗传的情况中,都会出现一些变异,越是小的物种变异速度越快,变异的有利基因,就使得物种发展为优势物种,更好的适应环境,从而更好的生存下来,而不利基因,会导致物种出现灭绝,所以所有进化过程的物种都是朝着有利于当前自然环境的方向发展,这叫做适者生存。那又聊回到转基因,其实转基因就是自然环境并没有要求物种去发生这样的方向性突变,或者说这个物种有在想这个方向突变,但是节奏太缓慢,一般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目前转基因,只是人为的加快了这个突变进程或者说人为的控制突变向着人类所需要的方向进行变化,唯一区别的就是,自然突变是物种内部遗传物质的变化,而转基因是引入外来物种。那么物种自身基因组的突变一定是有利的吗?可以说,只是对其自身有利,而不一定对人类有利,人对这种突变进行了选择,因为突变本身是不可选择的,是随机的。

今天先写这些,我的观点还是那样,转基因是否选择,由消费者自身来选择,但是,舆论导向不能出现偏差,科学就是科学。转基因现在所受到的待遇太有失公允,包括生物技术人员直接对这个都存在争议,何况普通非专业人员呢?

欢迎讨论,欢迎拍砖。

雄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