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引领|孙双金:谈谈教学设计的艺术 (转载)

原创 小学语文教学杂志  小学语文教学杂志  



        我们家小区边上有个广告牌,上面写着“品质生活,源于设计”,这是家装设计公司的广告。我把上面两个字改掉,改成“品质教学,源于设计”,可否?我认为完全可以。

        好教学源于好设计,这一定是真理。

        有人说,设计是门技术活。因为设计需要专门的知识,需要丰富的经验,需要一定的技巧。就像设计公司经验丰富的设计师,一张设计图纸三下五除二,很快就出来了。这话有一定的道理。

        但我认为设计是门艺术活。它不仅要有设计知识、设计经验和设计技巧,更需要有对设计的满腔热爱,对设计的痴心研究,和投入其中的设计智慧、设计创意。

        说教学设计是门艺术,是因为:

         ——设计者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设计者的每一个创意背后其实都是文化在说话。老师们经常开展“同课异构”,为什么同一堂课,有的上得精彩纷呈,有的上得沉闷呆板,其根本原因是执教者不同的文化底蕴,对文本的解读停留在不同的文化层次。文化有层次高低之分,文化有境界高下之别。王国维先生说过:“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我认为:有文化则自成高格,自有境界,自有名课。

         ——设计者需要相当的审美品位。审美这东西真奇怪,有人以奇为美,有人以怪为美,有人以丑为美,有人则以胆大为美。木心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当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缺乏审美表现在:教学设计平淡无味。淡而无味,何美之有?教学设计花里胡哨,哗众取宠,花拳绣腿。毫无实效,何美之有?审美的课堂有的表现在朴素之美,有的表现在扎实之美,有的表现在灵动之美,有的表现在创新之美。听一堂具有品位的审美课堂,也会像孔子听到韶乐那样,手舞足蹈,喜爱至极,连声高呼:“三月不知肉味!”

         ——设计者需要较强的创新能力。我曾经多次担任省级和全国教学大赛的评委,每次坐在赛场,都会有痛彻心扉的感受:全省、全国各地的选手设计的课为什么如此惊人地相似?中国人真的失掉创新力了吗?创新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在教学设计中表现在新的角度、新的视野、新的组合、新的元素。我曾经形象地说过:教师要有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让学生走进自己的课堂总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喜、新的收获。

        一线教师特别希望看到对教学设计有启发、有帮助的设计思想、设计思路和设计策略。我试以自己的教学设计经历,谈谈教学设计的艺术,以求教于大家。


        一、设计策略:散则聚之

        设计思考:文章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文章自有文章的格式,但高明的作者往往进入自由王国的境界,笔随心驰,文如泉涌。正如黄庭坚在《东坡先生真赞》中所言:“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鲁迅先生说过:“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铁凝也曾说过:“散文河里没有规矩。”即使如有严格韵律的诗歌,仍然应该“从心所欲不逾矩”。李太白的诗文天马行空,自由纵横,随心所欲,读来令人酣畅淋漓,拍案叫绝。“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成为李太白鲜明的风格。好文章是自由的,是随性的,是真实的,是动人的。但自由的东西往往不好把握,尤其是教学设计。我认为不管是散文还是诗歌,虽然表现形式是自由的,但往往内核都有神韵或红线贯穿。我们教师要有一双慧眼,透过散乱的语言形式,把握内在的思想内核或情感主线,做到形散神聚,纲举目张,牵一发而动全身。

        设计案例:《山居秋暝》是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作,清新自然,幽雅恬静,空灵高洁,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由、流连自然的美好心灵。

        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写山林经一场秋雨的清洗,天气凉爽,空气清新,令人神清气爽。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到了夜晚,一轮明月透过松林照在山林里,显得格外幽静,清清的山泉在石板上流淌,清澈见底,叮咚作响。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写诗人听到竹林里传来欢声笑语,一群洗衣的姑娘们踏着月色归来,看到莲叶摇动,捕鱼的渔民乘着小船顺流而下,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

        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写诗人不在意春天已经过去,因为秋天也有秋天的美好,他想永远留在山林之间,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自由灵动,超凡脱俗,令人向往。但我在备课时,觉得教学缺乏主线,缺少撬动这首诗的支点。如何寻找发现这首诗内在的神韵,提炼出一条设计的主脉,牵一发而动全身呢?这成了我教学设计的关键。经过反复琢磨,比较酝酿,我在板书设计上找到了一条主线,围绕诗眼“清”做文章: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我提炼出“清新”两字,突出雨后空气的特点。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我提炼出“清幽”两字,突出山林月照的特点。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我提炼出“清纯”两字,突出山林姑娘的特点。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我提炼出“清雅”两字,突出诗人内心向往山林生活的特点。

        教学时,第一句板书由教师呈现,后三句板书由师生共同讨论,突出语文学科咬文嚼字、字斟句酌的特点,同时也很好地体现王维山水田园诗歌超凡脱俗的魅力,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清新→清幽→清纯→清雅”的板书设计,化散为聚。聚主线,聚思路,聚风格,这样的设计思想,可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二、设计策略:无则有之

        设计思考:老子在《道德经》第40章指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揭示了万物有与无相互依存、相互变化的规律。朱熹有句名言:“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宋代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 我认为高明的老师能做到“无疑处揭疑,有疑处解疑”,达到无中生有、有中化无的境界。能够在大多数人发现不了疑问处挑起问题,一定会达到让学生心中一惊,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的启智效果。这对教师的文化底蕴、思维方式、文本解读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设计案例: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语言直白,意思浅近,仿佛一读就懂。好多教师也就字面意思做个解释,感受李白和汪伦之间深厚的友谊,然后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就结束了。但我在深入钻研的基础,发现了一般教师没有发现的问题,那就是“忽闻”二字。为什么汪伦早不送,迟不送,偏偏等到李白走出村子,走上大道,来到桃花潭边,坐上小船“将欲行”时才起来相送呢?汪伦前面干吗去了呢?汪伦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为之?看来诗句里面有巨大的想象空间,值得学生好好品味。

        于是在教学时,教师无中生有,抛出了这个问题,让学生充分想象,充分讨论,教师没有想到,课堂上竟然迸发出熠熠火花,让人叹为观止。

        有的认为是汪伦外出卖酒,李白接到家书,急忙回家,留下字条,汪伦回家看到字条,赶到潭边送别。

        有的认为是李白故意趁汪伦外出,怕汪伦破费,不辞而别。汪伦回家知道李白已走,急忙赶到潭边相送。

        有的认为汪伦已经送别李白出门,但想到李白是自己写信“骗”到家中,觉得送别不够隆重。于是叫上一村人一起到潭边踏歌相送。这叫一送李白上路,二送李白上船。

        还有的认为,这是汪伦故意为之,前面迎接李白是在桃花潭,那现在送别李白也应在桃花潭,这叫前后呼应。汪伦写信“骗”李白来得不同寻常,那么送李白也要与众不同。于是他设计了在桃花潭边踏歌相送的特别仪式,给李白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所以李白才吟出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肺腑之言。

         我认为高明的老师能做到“无疑处揭疑,有疑处解疑”,达到无中生有、有中化无的境界。能够在大多数人发现不了疑问处挑起问题,一定会达到让学生心中一惊,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的启智效果。


        三、设计策略:疑则辨之

        设计思考: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曾经说过:“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学贵有疑,有了疑问怎么办?《中庸·第二十章》中指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如何引导学生明辨?我认为比较法是辨别的有效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比较法也是科学研究重要的方法。比较出真伪,比较出高下,比较出是非。有了《红楼梦》的前80回“真迹”,才能比较出后40回的“伪迹”;有了朱自清和俞平伯同游秦淮河,同写《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才能比较出各自不同的风格;有了苏东坡从不同角度对庐山的观察,才能写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名句。

        设计案例: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一文,是一篇创世神话。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对文本第2自然段想象有疑惑。课文写道:“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学生的疑惑是:其一,课文后面写盘古死后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既然当时连太阳、月亮还没有,那“一丝微光”是哪里来的呢?其二,当时天地未开,宇宙中什么东西也没有,哪里来的“斧头”呢?面对学生的疑惑,教师怎么办?是视而不见,故意回避,还是直面问题,引导学生明辨讨论?我在教学时作了如下设计:

        第一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的疑惑。

        第二步:让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有的说是神话,可以自由想象;有的说,即使想象也要合乎情理。)

        第三步:出示不同版本的盘古开天地神话,引导学生辨别。(有的版本就没有写到光,盘古是用自己的四肢撑破了“大鸡蛋”。)

        第四步:出示盘古开天地的古文,和课文作比较阅读。(古文中没有写到光和斧头,这是我们现代人补上去的。看来今人的想象不如古人的想象。)

        我运用以上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争相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潘新和教授对我这一设计给予相当高的评价。


        四、设计策略:浅则深之

         设计思考:一堂好课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我认为是学生有效思维的长度和深度。好的课堂一定要对学生的思维有挑战,让学生的思维经历迷茫、困惑、挑战、顿悟乃至豁然开朗的过程。深度学习的理论特别强调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特别强调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而高阶思维中的核心是质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我们当下的课堂普遍缺少对学生高阶思维的训练。我听了大量的语文家常课和公开课、比赛课,绝大部分教师语文教学仅仅停留在识字、读书和回答几个简单问题的浅层次教学层面,缺乏智力挑战,缺乏思维碰撞,缺乏批判意识,使我们的语文课显得异常沉闷和浮浅。难怪有的编辑和高校教授发出“中小学绝大部分语文教师要重新回炉”的言论。

         如何浅文深教,考验教师的智慧。我认为,有的可在语言训练点上深化,有的可在问题讨论点上细化,有的可在矛盾冲突点上点化。真可谓“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

        设计案例:

        案例一:三年级上册小古文《司马光》仅仅两句话:“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虽然是第一次接触小古文,但凭课文中的注释,再加上大多学生都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读懂这两句话难度不算很大。但教学如果仅仅满足于读懂这两句话的话,显然没有多少挑战。因此,我在教学时做了如下设计:

        设计一:让学生展开想象,还原司马光砸瓮的真实情景。

         1.“戏于庭”:请想象小朋友在庭院里开展哪些游戏?

         2.“众皆弃去”:请想象一下,众小儿逃走的情景。他们一边跑,一边会喊什么?

         3.“儿得活”:小儿得救后,众小儿表现得怎样?大人们是怎样称赞司马光的?

         设计二: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司马光的故事详细地讲给同学和家长听。

         (有了设计一做基础,学生在面对家长讲述司马光的故事时都能做到创造性地复述,提升了语言训练的效度。)

        案例二: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书戴嵩画牛》一文,讲的是蜀中杜处士特别珍爱戴嵩画的《牛》一轴,后被牧童指出画中谬处,处士坦然接受。揭示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我在帮老师备课时,问了老师这么一个问题:“杜处士对这幅画尤为喜爱,到了爱不离身、爱不释手的地步。可是当牧童指出这幅画的错误之处时,处士却‘笑而然之’,我觉得不合常情。如果你钟爱的一个宝贝被人说成是假的,你心里怎么样?”老师说:我可能会很难过,很伤心,可能会和别人分辩,甚至会骂别人是瞎说。我说:“是呀,这才是人之常情。可课文中的处士却‘笑而然之’,不合常理。你在教学时可不可以做一比较设计呢?”老师恍然大悟,于是我们做了如下设计:

        设计一:解释“处士笑而然之”,理解句意。

        设计二:出示“处士            ”填空题,思考:如果你是处士,你最珍爱的宝贝被人说成是假的,你会怎么表现?

        (可能填:处士怒而骂之;处士急而辩之;处士愤而走之。)

        设计三:牛斗,是不是都“掉尾而斗”呢?牧童所见是不是具有普遍性?

        (有的牛是掉尾而斗,有的牛则不是,可见牧童所见不全面,有局限性。)

        设计四:讨论:那么“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是不是真理?请对文中最后一句话的标点做修改,让句子意思也发生改变。

        原句: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改①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改②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改③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五、设计策略:长则短之

         设计思考:长文短教是教师经常听到的词语,为什么长文要短教?因为教学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再加上教学目标任务不同,为了紧扣目标,教学必须在有效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如何长文短教呢?这里面可研究的东西就很多了。可以以点带面长文短教,可以突出重点长文短教,可以提纲挈领长文短教,可以举一反三长文短教。教师在长文短教时切忌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蜻蜓点水。而是要体现一课一得的理念,把这一得教深教透,练好练实。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在某一个能力点上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终身难忘。

       设计案例:

        案例一:六年级上册《穷人》,是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小说塑造了穷人桑娜和渔夫善良淳朴的形象,给读者留下美好的印象。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而小说《穷人》对于小学生来说相对比较长,对于情节的概念比较模糊,如何利用《穷人》小说,给小学生建立起十分清晰的概念,我做了如下设计:

       1.默读第1、2自然段,教师指导学生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内容和人物心情。

       (板书:开端  等夫归来、心惊肉跳)

       2.默读第3~11自然段,同桌讨论尝试概括内容及人物心情。

       (板书:发生  抱回孤儿、忐忑不安)

      3.默读第12~23自然段,独立概括内容及人物心情。

       (板书:发展  试探丈夫、提心吊胆)

      4.默读第24~27自然段,独立概括内容及人物心情。

      (板书:高潮  同意抱回、如释重负)

       5.从教师的板书中你们看出什么特点?

        (发现了情节之间有因果逻辑关系:因为等待丈夫迟迟未归,所以去看望邻居;因为发现邻居西蒙已死,所以抱回孤儿;因为擅自抱回孤儿,所以忐忑不安;因为丈夫同意抱回孤儿,所以才如释重负。还发现小说另一个特点,即小说的每一环节都突出人物的心理描写。)

        案例二: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是一篇比较长的小说,小说塑造了一位机灵、勇敢、宁死不屈的抗日小英雄形象。小说一共6个章节,对于四年级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长的课文,如何长文短教?课文后面有一个让学生练习列小标题的训练项目,我认为可以以此为抓手,进行长文短教的教学设计。

    步骤一:以第一章节为例指导学生三种列小标题的方法。

    方法一,抓主要内容:游泳本领高。

    方法二,抓人物语言:“往河沿跑”。

    方法三,抓人物事件:雨来水性好。

    步骤二:第二章节让学生尝试用三种方法列小标题。

    抓主要内容:上夜校读书。

    抓人物语言:“我们是中国人”。

    抓人物事件:雨来上夜校。

      步骤三:把3~6章节三种小标题列在下方表格内:

    步骤四:师生对同学们列的小标题当众作点评,鼓励优秀,纠正偏错,对学生做扎实的概括能力训练。


  (原文载于《小学语文教学》2020年增刊(三上、四上教案集)“理论引领”栏目,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54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596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021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682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9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85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07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45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99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12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4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41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72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69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45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58评论 2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