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一书一直被引为经典,之前几次阅读一直停留在最初几页。这个假期抽空翻了翻,却被作者的文笔深深吸引。假如现实生活中要和一个毛姆一样的人生活,我一定是拒绝的,他实在尖酸刻薄,放在现实中,怕是要被人背后嚼不少舌根的。但在书中,他的尖端反讽反而让人觉得痛快淋漓。
反躬自省,我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只当责骂不是落在自己头上,便可以在一边拍手取乐。此处自警。下面摘录几段书中的话:
钟爱神话是人类天性。大家贪婪地抓住杰出人物生活中令人诧异或迷惑的事,捏造出自己深信不疑的传说。这是浪漫情调对平庸现实的抗议,传奇故事是人物步入永恒殿堂的最佳武器。尖酸的哲人微笑着寻思,沃特·雷利爵士之所以铭刻于人类记忆,与其说因为他把大英帝国的威名带到偏远之地,不如说因为他脱下披风给伊丽莎白女王垫脚。
这段话揭露出人的猎奇心理。名人们为人津津乐道的,都是那些轶事,没有了那些轶事,名人反倒不立体可爱了,反倒让我们失望了,这是可以理解的。天下相似的人相似的事太多,总要列出些独一无二的事出来才好叫人铭记,才不会觉得自己平庸至极,才不会在面试官问到“你的特长”的时候,抓耳挠腮半天才勉强挤出“我手特长”这样的句子。
可是,和人的猎奇的心理相对应的,是人们生怕自己跟身边的人有所不同,这一心理在书中也有提及,大意是人们愿意跟大众不一样,但唯恐和身边的人有不同,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所有的传统、习俗都印证了这一点,谁家生了孩子,就是照着村里的习俗,照着上一户生孩子的家的做法,各家各户发一样东西。沿袭传统,既省了动脑子的力气,又可以轻易地博得大家的赞扬。
如此看来,矛盾的人性只能让我们在大范围内追求趋同,小范围内追求特立独行,因而文明的洪流就可以在大范围的趋同中保持大方向的不倒退。但是熊培云说:
“而我最想纪念的是在我人生的旅途,曾经并且正在死去的多少个血气方刚的菩萨心肠的进退失据的我,以及一次次被摧毁后的新生与复活。”
布罗茨基也曾说:
“对抗恶的最切实的办法是极端的个人主义、独创性的思想、异想天开,甚至——如果你愿意——怪癖。即是说,某种难以虚假、伪装、模仿的东西;某种甚至连老练的江湖骗子也会不高兴看到的东西。换句话说,即是某种像你自己的皮肤般不能分享的东西:甚至不能被少数人分享。”
文明的进程推进需要大多数,可最初的变革需要那些不安分的少数天才,那些在平凡的生活中不断骚动焦躁的心。
最后送大家一句书中的话自勉自警:
“苦难激发人性善是假话,幸福有时会,但苦难大多让人狭隘和怨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