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黛玉来了。这一回,宝钗也要来了。但,宝钗进贾府,和黛玉进贾府的写法却完全不同。黛玉进贾府时,整个重点都在黛玉身上。从黛玉的眼睛里,我们去感受她是怎么进得贾府。而宝钗进贾府呢?整个这一章回都没有写宝钗这个人。
宝钗是怎么进得贾府呢?整个过程全是由她的哥哥薛蟠串联出来。
还记得贾雨村吗?这个第一回就出现的人。他后来当了林黛玉的私教老师。林黛玉来到贾家,黛玉的爸爸为了感谢这个老师的教诲之恩,于是亲自写信推荐他去得了个官职。
贾雨村新官上任审得第一个案子就是一起人命官司。官司很简单:就是一个人贩子将一个姑娘先卖给了一个姓“冯”的公子,收了冯公子的钱后本来这事就结束了。谁知这人贩子贪心,又把这姑娘又卖给他薛蟠。他原本想着,收了两家的钱后偷偷逃跑。结果没跑掉,被捉住打了个半死。而这两家人,都想要人而不想拿钱,于是,这两人又打起来。薛蟠人多势众,就把冯公子打死了!
一个不需要审都知道该怎么判的官司,贾雨村却断不了案!为什么断不了,就因为对方是薛蟠。
在这一章,最大的一个重点是,作者交待出了金陵四大家族:贾,史,王,薛。“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薛蟠就是“丰年好大雪”的薛家。薛蟠的家里是皇商,就是专门拿公款采买物品的人。这种差事,家里会穷才怪!而,薛蟠的妈妈又是“龙王来请金陵王”的王家的人。薛蟠的妈妈,也是贾宝玉妈妈的亲妹妹,王熙凤的亲姑姑。亲舅舅王子腾(王熙凤的老爸)又是九省统制。
其实,从这样的联姻里也不难看出,古代的门当户对,以及大家族之间为了持续的繁荣,用婚姻的方式而强强联合!“婚姻”这个词在这样的大家族里是没有自由的。可能一出生就已经决定了他的婚姻是没有自我的选择的!
阶层的固化,也让我们能看到,真正能走进这些大家族当夫人的,都不会是一些小门小户的姑娘。而这样的阶层是很难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打破的。
这一章也有一个最大的反讽:是贾雨村知道了是薛蟠把人打死了,他却不敢去抓人!一则是因为薛家势力太大!二则是因为,他这一次的官位也是靠黛玉的爸爸写信给王家来给他谋的。而王家就是薛蟠妈妈的娘家。于是这个人命官司最终也就是让薛蟠家多赔点钱,处了人贩子就了事了!曹雪芹是非常讽刺这些道貌岸然的儒家官人,可以为了自己的官位,而没有了自己的正义。
更讽刺的是,这个被拐卖的姑娘不是别人,而是英莲。还记得英莲吗?就是第一回就出家当和尚的甄士隐的女儿。
甄士隐对贾雨村是有再造之恩的。在雨村还是穷书生的时候,不仅奉他为上宾,还出钱资助他去京城赶考。可雨村是怎么报答这个恩人的呢?
这一章,写得最多的是薛蟠。以前几次读红楼梦,我都不喜欢他。可这一次,我好像不是很讨厌他。
纨绔子弟一个,认为什么都是钱可以解决的。其实他也不见得有多喜欢英莲,可他为什么非要为了英莲打死人呢?他只是不愿意输这口气,当然,他可能从小也没有输过。所以,在他的思维里,他觉得这个丫头是我买了的,我肯定不会让,让了多没面子!他把冯公子打死是不对,可冯公子为什么就不能让让呢?虽然他们的家庭条件不一样,可在那个年代的人的思维是差不多的。这个事,但凡两人谁让一让,就都海阔天空了。毕竟,这两人对那姑娘都是第一次见,要说谁有多深的情谊,其实都未必!至少,这次,读到这段,我好像没有那么讨厌他。他做得只是他日常思维里的事情,也不是突然出现的一个突发奇想的思维。那个年代的男人不都是那么死要面子吗?
最好玩的是,薛蟠把人打死了,交待了下人留下来处理。而他呢?带着妈妈和妹妹,以及其他家仆逍逍遥遥的走了!
从这里也能看出来,他也不是打死人要逃走。因为,从他出发的过程来看,就压根没有逃的感觉。慢腾腾的边玩边走。要说他逃走,可他还专门留了下人在那里处理后事啊!其实能看出,他也不是逃避责任的人啊!可是,要怎样的一个家庭条件长大的孩子,才会把打死人都觉得无所谓的事呢?
其实,薛蟠也只是一个孩子,他只是从小被妈妈宠坏了,经常淘气闯祸惯了,甚至可能也经常创下过大货。可能以前创了货,他也没有受过责罚,于是,在他心里,他不是恶,而是他真的被宠得没有标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