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橙小橙子,今天要讲的是榴莲小姐的故事。
1
榴莲小姐,90后,她迈入职场近十年,今年成功晋升,目前事业上小有成就,单身。
但却有这样的风言风语:那小h刚来工作不久就相亲成功,恋爱两年不到结婚,实现人生大事;再看那谁(榴莲小姐),工作这么久,男朋友还没有,岁数越拖越大,没用了。
榴莲小姐说,同为90后,大家似乎对男性格外宽容。男同事A、男同事B:90后,同一年先后结婚,至今8年,未育;男同事C:95后,结婚近3年,未育。令人诧异的是,这些"很关心后辈人生大事"的人,却从没有对这三位男性说过任何"关爱"的言辞。
难道是他们不配吗?不,我认为是女性地位卑贱、低微的传统理念深深地扎根在了这些喜欢"关爱"后辈之人的内心中。
2
曾经榴莲小姐遇到过一位领导,用最温柔的语气,说出最阴阳的话,她说:"你看那小h工作几个月,就相亲成功了,你在干嘛?"
榴莲小姐很是委屈:难道说,这么多年我认真工作了,在这位领导看来,还不如花几个月去相亲,找个男人更有价值?
悲哀,在大清朝早已灭亡一百多年的中国,居然还有如此封建的思想:女性的生命价值是需要靠男人实现的!女性只是男人的附属品!而这样的观念,竟然是为广大已婚女性和一部分未婚女性所奉承的至高理念。
3
榴莲小姐名下有房,有车,无贷款压力,有充足存款;父母有养老金,无养老负担;完全实现经济独立,生活自由。那位人见人见夸的小h究竟有多优秀呢?据了解,小h是外县人,在工作地无房无车无亲朋,因此漂泊不定的她,有强烈的意愿,通过寻找另一半立足在当地。而恰巧,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拆二代,于是一切便顺理成章,顺水推舟了。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小h还处于解决自己温饱状态,改善生活质量的层级;而榴莲小姐,她不需要靠任何外界接济,完全有条件去追求更高一层的目标,这样的女孩子,却获得一句"没用了"的评价。大概是评价她的那类人和小h停留在同一阶层吧。
4
我身边也不乏像小h一样,急于通过婚姻的支持来改变生活条件的女生,而最后呢,与平凡的大多数一样,回归到了婆婆妈妈,房贷车贷,育儿压力,甚至还有丧偶式的生活。眼看着婚前貌美如花的她们,被生活压垮了腰,熬黄了脸。她们究竟幸福吗,我不得知。
在社交平台上也不乏晒离婚证的女生,她们会很潇洒地甩出离婚证,并骄傲地配上一句话:我离婚了,大家暂停手中的事,来祝福我吧!评论区的网友也是相当友好。看来明事理的人还是有很多。
最后我想说,榴莲小姐的故事也许不是绝大多数,但也不会是极少数。越来越多的女生不愿结婚,是因为她们觉察到,我的生命价值是靠自己实现。婚姻只是一个附属品,而不是必需品。喜欢,就去大胆追求;不喜欢,勇敢拒绝,及时止损。无需在意世俗眼光,愿女生们可以为自己而活。
后记:
就在我刚刚完成这篇推文时,听闻男同事B出轨了,不知靠男人实现生命价值的至高理念是否还站得住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