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一位同学探讨了一个修心领域常见的问题,我们能不能对未来做规划。
这个问题的侧重点在于做规划的心态,如果我们对未来非常恐惧,对未来的打算是基于恐惧的心态去做,那就经常会被打脸。其实修心想要达到的目标就是“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没有也无所谓,做成了无所谓,做不成也无所谓。
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买保险,如果一个人对未来非常担心,很害怕出各种意外,基于一种非常强烈的恐惧去买了保险,就算买了保险之后还是焦灼不安,经常关注负面的信息,生怕自己发生不好的事情。那么这种心态就是有问题,容易在现实显化出一些难受的事情。
如果一个人觉得买个保险能够心安一点,买了之后就放下了,也不去惦记;又或者自己对保险并没有渴望或者抵触,家人建议买那就买吧,但不买也没有关系。这两种心态就明显比上面的心态要好。所以修心的重点并不看你做了什么,而是在于你的发心是什么,你在做那件事情的心态是什么。如果做这件事的时候没有期待,结果怎样都无所谓,那就去做。如果有强烈的目的,在焦灼不安的心态下去做,那就有问题。
我们当然可以对未来做一些规划,但不要基于强烈的恐惧去做。比如你知道家里的米一定会吃完,总要买一些新米存放着,那么买多少或者什么时候买,就是很随意一件事情,一般就是快吃完的时候就买一袋放着。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并不觉得那是一件多么急迫多么让人害怕的事情。如果有促销那就多买一包,如果偶尔忘记了,那就晚一两天买,都是无所谓状态。而基于恐惧的规划,就是要在家里堆五六袋米,还时常担忧不够吃,这就是在恐惧下对未来的过度担忧。
对待孩子的学业也是一样。如果觉得孩子成绩怎样都无所谓,也不会觉得成绩一般以后的前途就一定差,就不会对孩子的未来有过度的担忧而去规划,不会给孩子报很多补习班。反而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报这些班之后压力太大影响他的精神状态,之后还要去做心理补救。这就是基于恐惧的规划。而没有恐惧的规划心态是这样的:认为孩子的人生学一两门爱好会过得更舒服,于是问孩子的意见,选一两门他喜欢的去学习,这个过程中也不期待他要取得什么成绩,只要他开心就好,那么这就不是基于恐惧的规划。
同学又问:“活在当下是否有一个度?是完全活在当下还是怎么样?”
最极致的活在当下,就是关注眼前的每一秒,这个要很高的定力才做得到,多数人能做到对现在生活不担忧,能轻松自然地生活就已经很好了。
有修心的过来人中分享过,看一个修行者的功力多深厚,就看他对当下的专注程度有多少,一天24小时当中,思维能集中在当下的时间有多少。
当一个人经常将意识关注在当下,他就会受到内在智慧的指引。比如走在路上观呼吸,突然看到有洗发水促销,就顺便买了两瓶回家,回来后发现洗发水刚好用完了。就是这样很自然的把一些事情做成,当下的每一个举动都满足未来的需求。
总的来说,对未来做规划也是可以的,但不要基于强烈恐惧去做(最好是完全没有恐惧,且不带期待)。而对修心有足够信心的人并不做规划,每一个当下的行动都能满足未来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