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已经工作两年。
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的生活,那就是波澜不惊。
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朝九晚五,下班后打个球,聚个餐,也算是小满足。
收入不太高,但也够还月供,奥,首付是家里人支持的,二线城市,压力不算大。
但所有的平静都会遇到那个命中注定的石头。
张华的石头是朋友圈里的一张图,图上有个穿西装系领带的精英人士,旁边是几行字,大意是跟着他学习,成长在明天。
张华扫了二维码,出现一个登陆界面,然后就是课程介绍,看起来还蛮诱人,一个小时,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
价签也平易近人,9.9 元。
反正休息时间多,就买一门看看。
课程是录播。
老师很有激情,说了一些「番茄工作法」「PDCA原则」等概念。对张华来说,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以至于他推荐给其他人的用句,都有点夸张:
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少。
这次之后,他像变了一个人,每天都在搜罗各种课程,有心理学的,有语言表达的,也有工作技巧的。吃饭后,下班路上,耳机常挂,眼神若有所思。
他感觉到高中读书时的那种饥渴,以及对自己学习状态的满意。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上个月。
他突然间迷茫了。
迷茫的地方有两点:
第一是多。
每次听完一个就会再买两三个,这样一积累,现在屯了 20 多个课程,还不包括每天定时听的那些每日更新。
第二是慢。
接触的大牛越多,他越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为什么人家在类似年龄就显得如此学富五车,而自己却依旧庸庸碌碌。
心有杂念,便会彷徨。
所以前天在微信上,他很纠结地码了大段篇幅,问我该怎么办。
答案其实很清晰:
第一,你绝对不可能靠模仿牛人而成为牛人。
因为每个人成功的背景都太过复杂,有工作能力因素,有社交能力因素,可能还有一些上不了台面的因素。
他展示出来的,一定是冰山一角。或者说是看起来很重要的片段,比如工作方法。
从目前认识的一些牛人来看,能力是他们的敲门砖,而背后的偶然机会,家庭支持,校友资源,个人性格等,扮演的角色更为重要。但这些,似乎不太方便说出来。
第二,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得不到。
这就像我们囤书、囤 PPT 模版,拥有很多,但真正吸收的却少之又少。
贪多是人的本性,但多了之后势必会分散自己的精力。什么都了解一点,只能说增加了知识面,但没有深耕到质变,那也只是蜻蜓多点了几次水而已。
第三,听和看,离自己真正的掌握,中间隔着两个东西,一是阈值,二是思考。
我们通过听课来学习,很容易变成看电视一样:看过,就过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很多时候都是一边干着其他事,一边来收听,结果内容难以战胜周围的干扰,引起我们真实的注意;即使引起了,但没有思考,也只是徒劳。
那么,解决方案也很简单。
第一,先做减法。
没必要听那么多课,订阅那么多频道。就专注于两三个,自己也不会太累。我现在就只听两个,得到里的「逻辑思维」,和喜马拉雅里的「冬吴同学会」。
第二,再做加法。
听完课后做笔记,就像读书复习那样。一到两页纸,把核心点归纳,把自己的思考加上。思考也是有方法的,分为两个方向:
它的运用场景。比如讲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那可以联想到营销里的危机公关,那些对品牌认同度高的人,会极力帮企业澄清,例如此次的苹果爆裂事件。
与自己的关系。还是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我会想到自己的一些生活案例,例如我认同一个人,那么他的一切都会往好的方向考虑。那么再做个延伸,这就是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这样,反而会让自己更沉静下来,收获更多。
我是尾巴
其实还有一点:内心不抱太多幻想,比如通过听这一点东西就能飞黄腾达。
勤勤恳恳工作,才是我们这些普通人成就自我最可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