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带着目的性读书,沉浸式阅读,更容易有所收获。
把阅读和旅游作对比,很形象的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沉浸式阅读。
阅读是手段,重视和谨记目的,多问自己几个问题,我读这本书希望他帮我解决什么问题?从书中寻找需要的价值点。
读书本身,不是目的,通过阅读,形成解决生活问题的思维逻辑方式和能力才是目的。
002 打好基础,阅读更高效。
基础底层知识充足了,人对于外界事物的理解能力会提高,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会更客观。
经济学、国学、心理学、哲学、管理学、逻辑学、人生经验都是必备。
与我而言,心理学、管理学有所涉猎,深有同感,经常觉得心理学是基础学科;樊登给出了更多的基础学科类别。
003 培养分享意识,养成分享习惯,把自己当成教授者
樊登,说,哪怕没有一个观众,先从生活中,跟孩子散步时,跟孩子分享一个故事开始也是啊。
与我而言,此前学了太多,但是总感觉成长的速度太低,学习太低效,低水平勤奋。
此前学习气质修炼课,全程抱着“我学完后,要传授给欣欣听”的信念,当天下课当天完成脑图;过后又口述传授给欣欣听。那堂课,我收获和记住掌握的内容最多。
004阅读需要交流
同样的文字,每个人看到的角度和感受是不一样的。
交流可以当面口头交流,也可以书面交流。
我们当下做的,社群读书打卡,是一种非常好的书面交流方式。如果生活圈中,没有可以交流的对象。那么,抓住社群老铁打卡交流机会。
005有效的阅读是一个苦差事,需要走出舒适区,深度思考,大脑认知摩擦多了,就不会那么难过了。没有捷径,需要坚持和积累。
006 “将然”心态,
没有人能够一步到位。讲得不好也要先开始讲,讲着讲着就好了。
007 带着目的去读书,4个问题解构一本书。
解决什么问题?写作背景是什么?提出了那些有价值的解决方案?用一句话升华总结。
试着在以后读书中,想想这个几个问题。
008 8个角度帮你找到一本书的精华。
概念界定清晰、问题很严重、跟常规认知完全相反或让你觉得意外(比如,调动毅力戒不了烟,减不了肥。)、关注递进时候、转折关系之后的内容、阅读时产生心灵冲击、有意思的小故事,可从不同侧面彰显价值。
8个发现精华、做读书笔记的角度,也可以是跟别人分享的8个点。
009 看好的电影、好的相声、好的演讲提高语言组织能力。
总中,了解说话语言的节奏,方法。
科学练习,从中迭代。语言模式需要刻意练习和积累,积攒的足够多,会产生创造力,形成自己的风格。
之前猫叔推荐的刘润五分钟商学院也是极好的途径。
010 看惯常认知以外的书,拓展认知边界。
既可以感兴趣而去读,也可以读了然后感兴趣,后者拓宽认知边界,进而提高理解能力。
比如之前提过的必备学科,经济学、哲学、人生经验等。
既要理性读书,也需要感性读书。
理性读书让我们通过书中的思维方式形成自己解决处理生活具体问题的思维方式。
感性读书让我们幸福。
011 思维导图要用自己的语言和逻辑
012读书切忌间断,藏好手机。
一气呵成读完最好。尽量纸质书,或者kindle。微信读书,干扰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