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好四月的发票,提交报销流程,梳理完坐在书桌前,电脑里面播放着轻音乐,夜深人静,竟有些怅然…..不知不觉,已经到了4月末。
一 长期主义
12月初来迪拜,到今天,也快5个月了,再一个月就半年了,日子过得飞快。本来出发的时候,还计划5月回程,看目前的情形,5月是无论如何也回不去的。项目还需要攻坚,客户关系还需要加强,测试需要推进……好多的事情悬而未决,今年的销售任务一个还没完成……头顶悬着重重的利剑。
接连的项目失利,让整个团队的压力倍增,工作这么多年,第一次感觉如此艰难,一切从头开始,开疆拓土向来都是不容易的。虽然说项目失利并非完全是销售团队导致的,但是作为第一责任人,销售团队首当其冲。那一天,我们国内解决方案的同事和我说了一句话,“被X(我们的死敌)打得心里有阴影了,我们总要拿一个项目。”对于我又何尝不是。如何从现有的困境中破局,如何从技术、商务和客户关系侧层层打通,是我一直在琢磨和思考的,打项目就像打仗一样,不能只是一个劲往前冲,要讲究谋略和战术。
项目虽然失利,但是并不代表所做的努力都付诸东流。回看这四个月走过的路,我们的市场开拓往前迈了一大步,从大业主到EPC,我们全部实现了不同层面的触达,在客户侧,他们对Sunpure团队、品牌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在项目层面,市面上的项目都囊括在我们的视野范围内,我们都有介入。市场开拓需要时间和耐力,深耕的过程虽然难熬,但是这是必然要经过的过程。
常常给自己打气,坚持长期主义,放长远看,不为一时的得失而沮丧,就如迪拜一样,每一天太阳都照常升起,清零,再出发。
二 理解穆斯林
我虽然跑了30几个国家,也有过欧洲旅居的经历,但是中东对我来说是人生的第一次。
来之前,对迪拜各种想象,土豪、沙漠、高温,带着黑色面纱的中东女性…..直到踏上这片土地,我才发现,呀,原来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迪拜之于中东就是新加坡之于亚洲,相当国际化,英语是官方语言,从出租车司机、超市收银员到商务洽谈,大家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这着实让我挺惊讶的,看来会不会阿拉伯语一点影响都没有。阿联酋才900万的人口,其中本地人只有200万左右,外来人口占绝对多数,其中又以印巴人居多。欧美人、印巴人、亚洲人、本地人构成了迪拜不同的社会阶层和消费群体,很有意思的是,各个阶层和平共处,融合得很和谐。这儿有伊朗医院、有美国医院、有德国医院,这儿有欧洲体系学校,有美国体系学校,这儿有印度超市、亚洲超市、欧洲超市,这儿有高大上的写字楼,也有人头攒动的劳工营…..在迪拜,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圈子,也有匹配的基础设施,大多人数是“迪漂”,到这儿的目的很单纯,挣钱,然后回国,很少有人想一直呆在这里,想要入本地籍也非常困难,似乎大家也并不想。
4月是穆斯林的斋月,一年当中,斋月对穆斯林世界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时节。斋月期间,成年男女需要做fasting,日出之前,吃饭饮水,日出之后,封斋,不能饮食不能喝水,日落之后,才可以开斋吃饭,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个体的反省、体察,增进对他人的理解。我的一个穆斯林客户曾告诉我,从每一年的fasting中,他领悟到很多,比如可以更好地关爱自己的身体,比如可以更加理解穷人的不容易,比如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自己的欲望……斋月是穆斯林世界的集体反思。虽然我很难像他们一样,对身体进行如此严苛的fasting,但这一段日子,也会给我提醒和警示。我们常常活在固定的routine轨道里,偶尔停下来,是一种refresh.
每天,整个城市上空都会听到阿拉伯语召唤大家去清真寺祈祷。有一次,在去拜访客户的路上,恰好碰到了,好多人拿着一个小毯子,集中到清真寺外面,席地而坐,安静、静默,信仰是一种力量,可以支撑人们穿越黑暗,可以增强对现实生活的忍耐。
白袍、黑纱,黑与白,构成了穆斯林世界的主色调,着墨的底色其实丰富多彩。
跟着M姐(她在迪拜呆了快20年),我们一起走了好多地方,去了德拉老城,了解了迪拜的前世今生,在迪拜的那条母亲河上,我们坐渡船,从此岸到彼岸,只要一个AED, 10年了,价格一直没变;去了更远的富吉拉,看蓝色的大海,宁静而又辽阔;去了沙迦,感受当地的picnic;去到沙漠冲沙,开沙地摩托,去寻找沙漠里的星空……..当然我还去了沙漠里的光伏电站,一睹上G瓦电站的恢宏壮观。对于迪拜,我似乎一点点走进了。
三 一日三餐
来迪拜,给自己带来的最大影响,是重新理解食物和人的关系。我长这么大,第一次,需要这么密集地做饭。说起来惭愧,我工作这么多年,很少有时间、有心思安静地给自己烹饪一顿美食。国内提供的餐饮便利实在太多了。但过往的经验在这里不凑效了,你不可能天天去中餐馆吃,离得太远,而且贵,附近的印度餐馆也只能偶尔吃一顿,天天吃肯定受不了。那唯一的解决路径,就是自己做饭。幸好附近就有俩超市,买菜买水果都很方便。
于是乎,我常常早晨锻炼完身体去超市买点菜回来,为中饭和晚饭做准备。我饮食一向偏清淡,如何使每一餐吃得营养又健康,这是每天的课题。买菜、洗菜、做菜、吃饭,每天都需要走一遍这个流程,从之前的不屑一顾,到现在慢慢爱上,能够给自己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也是一种生活力。做饭的过程需要专注,也可以让我从高压的工作中短暂抽离。走进厨房,天天与锅碗瓢盆打交道,让我重新认识人与食物的关系。
海外聚餐也是一种小幸福,几个要好的同事或者朋友聚在一起烧饭、吃饭,比起在国内,感觉更加温馨,或许身在异乡,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藏着一处小小的乡愁,吃着中餐,聊着中文,让我们一种找到回家的感觉。
五月已来,天气慢慢热起来,鸟儿叽叽喳喳,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快来了,继续奔走在大迪拜,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