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小区里看到一个年轻妈妈坐在台阶上,仰着头,神态疲惫地对着她的孩子大喊大叫,声音嘶哑,头发凌乱。她的孩子大概三岁左右,男孩儿,一动不敢动,只是哭,时而抽泣,时而嚎啕。看得出年轻妈妈焦急而疲惫,男孩儿害怕且委屈,但他们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只是喊,只是哭。
我看在眼里,揪在心里,特别想和她说一句“他还只是个孩子。”然而,我只是动了动嘴唇,这句话终究没有说出口,因为我知道彼时的年轻妈妈根本听不进去任何劝告。
其实很多父母都一样,对孩子是又爱又恨,孩子达到父母预期的时候,就恨不得将他们捧在手心里。当孩子淘气捣蛋或无理哭闹时又会对他们喊叫,甚至打骂。
我听到很多父母会说他们的孩子淘气,不吃饭,哭闹的时候忍不住骂一顿揍一顿,过后又后悔。然后下一次再重新来过。
我儿子两岁,我一直自己带他,我深知初为人父母,整天面对着孩子的吃喝拉撒睡的那种挫败感,那种没有自己时间的无奈无助感,很多时候也会焦躁,也会烦闷,也会不安,也会不耐烦。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告诉自己“他还只是一个孩子。”
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孩子的大脑发育是不均衡的,管理情绪唤起的那部分要比管理理智的部分发育快得多。
小孩子生下来就会哭,生下来几天就会笑,很小就喜怒哀乐各种基本情绪都有了。
我观察我儿子,觉得特别有意思,他看动画片大部分时间都会全神贯注,有时会皱皱眉,有时会咯咯笑。还有那么几次他哇哇大哭起来,听着他用含混的话语讲着“大黑,大黑”时,我扑哧就乐了,原来是动画片里一只叫大黑的狗离开了。这时候我会收起想笑的心,抱着孩子告诉他“宝贝别哭了,大黑回家了,它去找妈妈了。”说个两三次,他的哭声就会由强转弱,由弱转无,然后默默地说一句“大黑找妈妈了。”之后竟然会开心起来。
有一次看动画片时他又大哭起来,喊着“小北极熊走了,小北极熊走了。”我故技重施,又一次让他安静下来并且开心的说“小北极熊回家了,找妈妈去了。”
大人也经常会有很多情绪,但我们很少大哭大叫,那是因为我们烦闷不开心的时候可以用理智说服自己。
比如我们爬了很高的山是为了在山顶坐观光车,然而到了终点却发现根本没有车可以坐,不得不拖着疲惫的身体步行下山的时候,虽然心里郁闷,但是我们往往会告诉自己“沿途风景很美呀”“就当锻炼身体了”“权当减肥了”。
或者当我们花了好几百块钱吃了一顿巨难吃的饭,会沮丧会后悔,但是我们也可以用“嗯,以后不用惦记了”“嘿,不过如此”之类的话语来安慰自己。
但是小孩子不行,因为理智脑要到20岁以后才完全成熟。所以,当他情绪上来时,他的理智脑管不住他自己的情绪,他没法用理智说服自己,也就没法抑制一阵阵的冲动,就容易耍小孩子脾气了。
由此看来,如果你因为你的孩子发脾气而发脾气,那真的是你不对了。这就无异于一个大人埋怨一个一两岁的孩子不能自主吃喝拉撒睡。
那么我们面对自己发怒的孩子该怎么办呢?任由他耍脾气吗?当然不是,对小孩子来说“无回应即绝境”,你越是不理他,他就越愤怒越委屈。
我在和我自己的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发现,小孩子也不是一点道理都不讲,但是需要耐心,多讲,他自然就明白了。
在我的孩子发脾气,大哭大喊的时候,我通常会蹲下来抱抱他,我发现一抱他,他会瞬间平静下来,也许还会哭闹,但不执着于哭闹,于是我就一直抱着他,直到我觉得他可以听清楚我的话时再和他讲话。
讲什么呢?首先不要急于指责他,要了解他为什么这么愤怒。其实很多孩子发脾气就是因为没人能够了解他的委屈和不满。孩子会说话而且表达清晰就比较容易了,你需要的只是耐心和引导,让孩子表达出来为什么会愤怒。对于不会说话的孩子呢,除了耐心和引导还需要更多的观察。
很多时候,做父母的上来就指责孩子,会让孩子更委屈,久而久之他就不愿意将自己的情绪分享给你。
比如说如果你的孩子和别的小朋友抢玩具,这时候你去指责孩子不该拿别人的东西,强硬的夺走他手里的东西,当时是制止了,但以后呢,每次都要这样吗?更为严重的是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他可能不会表达,他可能以为爸爸妈妈不爱他。
换一个角度呢,如果那时你可以和孩子说“宝贝你很喜欢这个玩具是吗?但是这个玩具是别人的,我们不能拿,如果你想玩儿一会儿,要征求玩具主人的意见。如果不能玩儿,你又特别喜欢,妈妈\爸爸遇到的时候给你买一个怎么样?”这样一说,孩子会有自己的思考,很多时候他可能并不执意于去要某个东西,只是一时好奇而已。
我有一次带着孩子去博物馆,在路上看到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儿在摘一朵花,他的妈妈立刻充满愤怒的制止他,我看到了,就和我的孩子大声说“你看哥哥好棒,他要送给他的妈妈一朵花。”这时我也听到那个孩子小声说“妈妈,我想送给你。”他妈妈的脸上流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如果她可以告诉她的孩子“妈妈很高兴你想送花给我,但是花长在树上是不是更好看?如果你摘下来它会疼的。”这样是不是更好一点?
有一次我的孩子想吃冰淇淋,我买给他,他一直舔啊舔,不一会儿,冰淇淋就一直流泪,滴到衣服上手上地上到处都是,我用纸巾忙不迭地给他到处擦,后来我实在擦不过来了,就和他说“冰淇淋快化了,要赶紧吃掉,要不妈妈替你吃了吧。”说着就去咬了一口,他特别愤怒,大哭起来,我赶紧说“宝贝对不起,妈妈吃了你的冰淇淋,但是它快化了,滴的到处都是,妈妈擦不过来了。妈妈再给你买一个好不好?”他不哭了,点点头,我又给他买了一个冰淇淋,这一次他没有拿好,还没吃到嘴里就掉到地上了。他又愤怒的大哭起来,我和他说“宝贝没关系,妈妈知道你不是故意掉到地上的,下次小心一点就行了,妈妈再给你买一个。”他又停止了哭泣,等着我给他买冰淇淋。接着我又买了一个给他,他刚吃到嘴里,看到地上我还没来得及收拾的冰激凌残骸又哭起来,我就安慰他说“没关系,妈妈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妈妈收拾起来扔进垃圾桶。”然而在我收拾的过程中他还是一边吃一边哭。因为是在商场里,很多人的目光都因为震耳的哭声聚集过来,很庆幸,我当时并没有因为所谓的面子而迁怒于我的孩子,我一直告诉自己“他还只是一个孩子”,与此同时,我也一直在猜测他为什么会一直哭,后来我试探的问他“宝贝你是不是心疼掉在地上的冰淇淋了?”他不说话,但也不哭了。所以我猜大概就是这个原因了,接着和他说“宝贝别心疼了,以后小心一点不要掉到地上。以后宝贝想吃妈妈再给买。”这回他彻底平静下来,一心一意地去吃他的冰淇淋了。
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做父母的如果能够及时引导孩子表达情绪并且教会他如何控制情绪,会对孩子的成长有莫大的帮助。久而久之,孩子自己就会在有情绪的时候寻求理性的帮助,自主的找原因,进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前几天我和我的孩子一前一后地走着,他一边跑一边喊“妈妈抱抱,妈妈抱抱”,我并不停下脚步,只是回应他“宝贝自己走,妈妈一会儿抱”,如此反复几次,他情绪稍有些低落,不再要求抱抱,而是话锋一转“宝贝不好吗?”我一听,立刻定住,蹲下,把他抱在怀里,和他说“宝贝好,宝贝好。妈妈不抱宝贝不是因为宝贝不好,只是妈妈累了。”他立刻欢快起来搂住我的脖子。
学会和孩子沟通,努力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条路很长,也并不容易,但是值得我们摸索着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