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一年一度的现象级刷爆网络和朋友圈。
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深有感触,仍然被高考震撼着,因为高考对我们实在是太重要了,你想,一个来自农村或者家境不好的学生,通过高考考上大学,要是以前还包分配工作,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后,拿到城市户口,转变为城市人,然后轻而易举的娶个好老婆,这个老婆,在身份上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哪怕不是公职也说不定是某大户人家的姑娘呢。
这都是鲤鱼跳龙门,咸鱼翻身,光宗耀祖的事了!
所以自从恢复高考四十多年来,高考成就了很多人,很多人感谢高考,也有很多人高考失败,吐槽甚至痛骂高考。
不可否认,高考依然是目前区分人才和选拔人才最公平的一种方式。
毛坦厂中学和衡水中学的成名,最重要的一点告诉我们“只要肯付出努力,就会有回报。”
你看他们两个学校的校风基本都是“家长肯付钱,老师肯苦教,学生肯苦学的模式!”
所以他们升学率高,后来也就有了“高考工厂”这么一个词,这个词在某些人那里是带有贬义词的味道,把它和类似与“富士康”这样大型的流水线工厂来相提并论,说重复性,没有创新性的流水式是扼杀人才的,是不人道的,不应提倡的,甚至要被制止的!
毛坦厂中学和衡水中学的成功被人眼红了,实际是考不上的人眼红,还有上层人士的眼红了,殊不知,是动了某些人,某些领域的奶酪罢了!
正像衡中的校长在一次采访中说,我们的成功得益于吸纳各县区域的尖子生,这是相比靠复读逆袭的毛中不同,同时也是肯花钱请好的老师,给学生谋福利的政策,我们一律用军事化封闭式管理,这段了外面培训机构的财路,所以人家肯定骂我们!
为什么少有人去说北京二中,四中,或者人大附中,师大附中,反而来说毛中衡中,甚至不乏一些教育专家!
针对这些,据说后来衡中开始在体育艺术科技类的深入选拔教育和发展,也频频在各大赛场获得大奖,这也打脸有关人士所谓的刻板,没有专才,没有创新的他们,同时也争取像北京二中,四中,人大附中等和国际名校交流的机会而努力。
归根结底,在现在的国情和制度体制,敢问有多少人能避开高考,不能避开,那你就闭嘴好了。
王思聪不用高考,甚至不用读书都行,但是聪明的人都爱学习,都去读名校,学知识,更何况还去说读书无用论,高考不值得一提的人!
当然讲的是概率问题,很简单,就拿上面讲的“富士康”比较接地气的一例,员工有一百多万人,而普通员工占七成,这七成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学历,只能做线上的流水工人,流水线24小时不停运转,而那些有大学学历的,光底薪就是普通员工一个月的底薪加加班工资了,何况有学历的人再加班,工资就比他们高了很多很多,所以普通员工只能眼红和羡慕,因为学历区分了起跑线了,所为外面中介招的广告语说“富士康”的工资有多高,那不是你的工资,是有学历的那些工程师,管理人员的了!
当然不得不提的一点是,没有读大学的人就落后的什么,说实在,高考只是一张火车票而已,至于你要去哪里,能做成什么,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身边的不少发小,好多初中都没毕业,然后去广东打工,也只能做普工,甚至很难找工作,没办法,只能出来自己单干,摆地摊,做小吃,有的去开车,如今,有些他们已经有车有房,有自己公司和餐饮店,等我们这些有学历的人,在工作了几年有了点积蓄,也想出来跟他们一样做生意,开公司,但是和他们已经不是一个量级和起跑线了。
这样的事,哪个身边的没有这样的事发生着呢!
说白了,那些没有学历的人,找不到工作,只能被逼另辟蹊径,努力拼过去了就成功了,最怕那种碌碌无为还觉得平凡难能可贵的人,这样的人才是拖社会的后退。
虽然高考已经过去,但是高考过后,路依然远,不公平依然的有,但是你依然不停的向前奔跑,还是可以有逆袭的机会,我们再来看个同样让人震撼的实验:
在一个电视节目中,节目组把一个即将高考的一个班,一列排开站在足球场的边线上,目标是比赛谁能最快时间跑到学校饭堂,前提是在跑前要听从节目中的指令做动作,指令第一条大概是:是城市户口的向前一步,二是每周家里都请辅导老师的向前一步,三是家里有带出国过的向前一步,四是如果高考不理想家里依然送出国读书的向前一步等等,后面说十多项。
说完十项后,刚刚还在起跑线上的他们,现在距离都不同程度的拉开了,有的还在起跑线,到前面的第一名和起跑线的第一名已经拉得很远了。
这个时候,节目中才下令口号,向目标开跑!
通过这个节目,我就想起了刘强东曾经在一个节目里说过:他在人大设立一笔教育基金,是专门给那些贫困的学生而设立的,可是后来校方说,现在这项目不好搞了,刘强东一问才知道,在人大的农村籍学生比例在逐年的不断的减少,甚至不到百分之三了,都没人愿意申请了。
也就是说农村的孩子考上大学越来越难,尤其是名校,所以现在教育在城市和乡下的倾斜度越拉越大了!
所以我们今天还什么理由去责怪毛中和衡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