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清明,天气转暖、大地吐绿百花盛放,在这样一个极美季节里,可否记得一个叫政平的村子,这几天沸腾了-因为三月三庙会隆重登场了。
我多年不再去过那里,去年因为人在老家,邻居有个年轻的爷爷开着三摩载着二宝(邻居)一家,“走看戏走”这一声轻唤,我心也跟着热乎起来,于是换轻装,爬上车厢也去凑凑热闹。大宝妈早有准备,车厢里放有小木凳,大木板我们围坐一团,将车厢填满满,随着三摩突,突,突响,车子已经行驶在路上了。坐三摩虽是一路颠簸,可心里却乐呵,路上和乡亲们聊着天,春风拂面,阳光洒满车厢,一种久违了的幸福感漫过心田!
车行驶近陕甘大桥,平时车少人稀的桥面变拥挤了!人们似乎早已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早就惦记着,届时,呼朋引伴,拖家带口,扶老携幼,有人包车或私家车,有人摩托或大巴,近点村子,像杨家沟,景家河人步行前往,为的是路上可观光。因为桥头塞车,距离庙会也没有多远,我们也将三摩停放桥头,步行去庙会。
不怎么宽的政平街道,商贩云集;彩色伞蓬连成片;人潮汹涌。叫卖声 ;欢笑声 ;锣鼓声 ;不绝于耳;二宝妈领着俩孙子套圈圈,玩蹦蹦床,之类的游戏了。我被街道口老太太们做的手工:猫头鞋,狗头枕,花裹肚之类的小东西吸引去了。那卖油条包子的;凉皮凉粉的;油膏麻花的;儿童玩具的;棉花糖的;艺术糖人的;狗皮膏药的,点痣的;算命的;......各种杂耍,人们各取所需,各自热闹。一路走来,觉得有些累,人们便找块地坐着歇歇脚,三五成群地谈论着、说笑着。平日里难得相聚的亲戚、朋友碰上面,也有机会多聊聊天,联络联络感情了。要说最多的还是闲逛的人们,没有祈愿,没有目的,就是溜溜腿,散散心,开开眼,看看热闹,最是悠闲自在。
进街道中央听见一声吆喝“走江湖,闯江湖,哪州哪县我不熟?卖钱不卖钱,圈子先扯圆。小人来政平,不坑不骗,只有这说了算”只见一河南口音男子,手抓一只活公鸡,从兜里掏出一把匕首“嗖”一下将鸡腿划烂,再“喀嚓”一声鸡腿被折断,鸡一声惨叫鲜血随即嗒、嗒、嗒落地,他将鸡扔出,鸡一个翻身扑棱棱满地爬,于是他又抓起鸡翅膀,将鸡放腿上,拿出自己的药膏,往鸡受伤的腿上捏捏抹抹,再次将鸡扔下地,此时鸡已经恢复站立姿势,没有一点痛苦状,试着走动。准备逃跑的样子。人群中发出“真神奇!假的吧?”各种感叹与质疑。江湖骗子的把戏老百姓谁能看得出?我挽着婆婆“走我们先上山烧香去。”
上山烧香的人,也各有各的心思,有的祈求家财兴旺、五谷丰登的,有的为儿子、闺女求好姻缘的,有的求门丁兴旺,早生贵子的。无论哪种都为商贩们大把大把地赚银子提供了契机。
已有十多年没上过政平山,第一次带着虔诚的心,捎上香火,沿着崎岖山路,与说说笑笑的游人一起排成长龙,上山给爷烧纸敬香。也想祈求神灵保佑家人平安健康!上山置身烟雾缭绕里,呼吸着浓浓的香火味道。看着被挤掉鞋帽的孩子们,挤进庙门可不是那么容易,我想还是算了吧,人们大概也都有此想法,所以近正庙门处,也不知道是哪个神位,就地燃起香火双手合十已经开始拜、拜、拜了。敬神要心诚“心诚则灵”。财神爷,观音菩萨前更是人满为患,垫起脚尖只看到土窑子座入云端爷像头部,同样距离爷大老远祭拜下。其他土窑神像,没有看到文字注解也都不认识,认识不认识的都是挨个敬过之后附上香钱,因为听说敬神,“要么不敬,要么全敬。”所以但凡有神像处,都要留有上过香的痕迹。有几处经管上香的人会送一条平安带。上香完站半山腰,居高临下观景实属美妙!头顶蓝天白云,山脚下小河静静流淌;田野披着绿装;油菜花满地金黄;粉的,白的各种花儿枝头绽放;一股股花香直冲鼻孔;游人脖挂平安带,笑声阵阵,或山上,或砖塔前,或油菜花里,摆个Pose将幸福的笑容定格。老家的山山水水,目光所及之处,生机盎然,一副生态文明的祥和画卷!
下山后我们去了戏院子。戏院人不像过去那么拥挤,认真看戏的没多少,最多的是老年人还那么专注,被演员的精彩演出所陶醉。有的瞪大了双眼;有的伸长了脖子;有的张大了嘴巴;有的侧起了耳朵;在太阳暴晒下忘记了热。虽然庙会比过去热闹繁华多了,但还是觉得少点什么?就像朋友说其实最怀念小时候坐木船兜里揣几分钱盘缠。被家人领着,翻山越岭,爬上土墙,一看戏就是大半晌,如今物品琳琅满目却啥也不稀奇。
穿越历史长河至今,逛政平庙会已不再是个单纯凑热闹的地方,而是精神世界里那颗永不褪色的童心有所慰藉的去处。它用岁月在人们的心中镌满留恋,岁数越大,离家越远,心中便会翻卷起无尽的狂澜,难抚归心。
庙是人们精神的寄托,会是人们生活的需求,承载两者的庙会便是农村生活的缩影。也是农村孩子童年记忆中最为绚烂的一笔。漂流在外农村的你们有多久没回家了?家乡的庙会可还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