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妈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老百姓,他们小时候家里都穷,日子过得非常艰难据说我爷爷是在我爸12岁的去世的。那年隔壁村失火了,火势比较大,村里的男人基本都去了救火,我爷爷是其中一员。由于火势过猛,那天我们村子同时牺牲了4个人,我爷爷就是其中一个!
也是从那天起,家里失去了顶梁柱,奶奶年纪轻轻就开始守寡。如果丈夫早逝,妇女便可以改嫁。有的人家愿意改嫁的妇女带着孩子,有的不让带。有的女人宁愿撇下孩子,也要改嫁,有的却因为舍不得孩子,放弃了改嫁的机会。我奶奶属于后者。
在太爷爷和太奶奶,还有奶奶的一起努力下,撑起了破碎的家,把我爸他们兄妹4个抚养长大。从我爸的口中得知,他的爷爷为了早日担起家庭的重担,在他16岁那年,就把管家权给了他!大家常说就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在我爸21岁时,听从了家里的安排,从广东回来相亲,相亲对象就是我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时候也不流行自由恋爱,相亲对象也是从媒婆口中才略知一二。我妈说,所谓相亲也就是双方在父母、媒婆的陪同下,坐下来见了个面而已。不敢抬头细看,更不敢问东问西!如果女方同意,就会点一碗炒粉,如果不同意就点一碗汤粉,表示相亲泡汤的意思。
我妈点了一碗炒粉!后来每每说起此事,我妈都说也不知道那时候怎么就看上我爸了,又矮又瘦的!我爸就反驳道:“我都不知道怎么看上你了!你虽然长得高点,但是瘦的没法看,头发都黄的没法看!一看就知道营养不良!”或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缘分吧。
我妈说,她在外婆家的日子不好过,外婆生了4个儿子,只有我妈一个女儿。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我妈并没有因为家里只有一个女儿而得到疼爱!反而一个人要把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全包了。天亮就要起来,去山上捡2担柴火,回到家还要洗了一大家子的衣服。才能吃早饭,而所谓的早饭,无非就是喝点红薯稀饭,米粒都见不到多少!吃完还要将一家人的碗筷洗干净收拾好,才能去上学。
其实说是去上学,每天一准迟到!9岁的妈妈每天后背上还有一个弟弟,我妈说每天都要背小舅去上学,而小舅在上课时候又总爱哭,他一哭,影响了上课,我妈又得挨老师批评!我妈又得把孩子背出去,在教室外又学不到知识。后来,外婆说家里钱不够,要让舅舅们去读书,女孩子不用读这么多书,会种地就行!由于各种原因,久而久之,我妈也不大愿意去上学了!她的内心也一直因为没有文化而自卑!不过,她的记性特别好,只要是生活用品和种地需要买的化肥农药,她都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记住了那些字!我妈虽然认识的字不算多,但她却能正确的写出家里7个人的名字。自从她当了奶奶以后,她曾很认真的问侄子侄女的名字怎么写,我写在纸上,教过她几次,她竟能写出来,我感觉这应该就是亲情的力量吧!
爸妈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对待生活很认真,也很努力!一年到头,只要有班上,哪怕再苦再累,她们也不舍的不休息一天!用我爸的话来说,他是真的穷怕了!所以只要有钱挣,再辛苦他们都会干!而且结了工资不舍的话,就喜欢存起来!除了生活必要的花费,和必要的人情往来,他们不会乱花一分钱!就是这样节俭的老人,在孩子买房时候却毫不犹豫的把积蓄拿出来,尽所能帮衬孩子。这就是大多数的父母吧,他们不想让孩子吃苦!
有时候我也恨自己没有能力,没有能力去提高家里的生活水平,没有能力让父母过的更轻松一些!我能做的,更多的是陪伴,休息时候多回娘家,陪他们吃吃饭,买点他们喜欢吃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