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岱岳区课题组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岱岳区课题小组发言的题目是《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今天我们发言的题目是借用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的第一条建议的题目,在本建议中,他深刻的对课程标准与学生的关系做了深刻的阐述与论证,他说:“任何一门学科的任何教学大纲只是包含一定水平和一定范围的知识,而没有包含活生生的儿童。不同的儿童要达到这个知识的水平和范围,所走的道路是各不相同的。”我们所作的这项工作,是将课程标准在学校、在课堂落地生根,贴地行走。使课程标准与我们的教材教法,课堂教学,文本,学生产生了直接联系。我想,这就是我们课题研究的最高价值所在。根据课程实施计划,我区课题组进行了小学语文国家课程目标具体化研究。
一、推进及收获
纲领性课程标准的细化,包括目标的二次解读,目标的二次设定,以及由此而设计的教学丰富灵活的教学设计,都使得课程标准的道与课堂教学的术得以有机融合。老子说,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以课程标准的道为根本,但是道,为恍为忽。所以庄子说,以道驭术,术必成。离道之术,术必衰。道与术的辨证统一,正是我们这次课题实验的意义所在,可以说,只有课标有效的校本化的真正实施与推进,才能使我们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的放矢,有规可据,有法可依。
(一)精研细读,实现课标具体化
我们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提出的核心素养,研究明确小学段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然后按照“学科核心素养---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现行教材相关教学内容”三个层面梳理出小学低中高三个学段的语文教学具体目标。力求构建明确具体,便于教师理解掌握的语文教学目标系统。
一读:一放一收,初读《课标》摸规律
一放:在建立语文教材体系之初,我们首先回到原点——第一次研读《新课标》。根据课标描述,我们先罗列出各册知识点。
一收:然后将全套教材训练点整理出来,整理到一张张A4纸张上将手稿汇总。这是一个浩瀚的工程,每一位老师手上都有“十章经”:1-10册教材及教参。从这“十章经”里一页页翻一页页找,还要边找边初步梳理。
二读:二放二收,找关键
二放:根据《新课标》精神,我们尝试从宏观层面发现小学语文学科可以具体分为内容与水平两大方面。其中,内容主要由性质与功能、要点与结构、知识与能力、价值与意义这四大板块组成。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此次研究首先定点在“要点与结构”中的知识结构这部分,围绕这一点进行深入的梳理与解读。新旧两套《课标》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低段为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五大板块之中是不变的。因此,我们按照这个思路进行分类整理。
二收:紧跟着,老师们在相互交流碰撞中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解读资料,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三读:三放三收,交流提炼出成果
三放:通过研读我们发现《新课标》中所涵盖的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低段为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五大板块的内容,根据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可以用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来概括。因此,我们又一次沉下心来仔细研究整理的资料,按着知识与能力的框架各自进行进一步梳理。
三收:大家又一次梳理出了自己的解读成果后,集中在一起进行各自理解的阐述。其他在聆听的同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这样不断的交流、碰撞、完善,我们逐步提炼出了清晰、直观的知识结构体系图。
从根部滋养课堂——我们清楚“教什么”
经过三次解读和学习,课题实验学校的老师非常清楚每一节课该“教什么”,能够制定准确的教学目标,再也不会出现目标“越位”和“不到位”的现象,切实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教学质量。
在梳理出语文学科知识结构体系的之后,我们重点研读《词语理解》《大体把握诗意》《复述》《故事梗概》《想象情境》《把握主要内容》等目标与内容。
这几项内容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下《二、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关于阅读的课程目标与具体实施内容。我我们根据低中高三个学段,分别寻找出不同的学段指标,并根据本学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学习要求,然后我们结合相关的教学理论以及我们的教学实践,摸索总结了适合本学段的教学方式。这六个板块,窥管见豹,略见一斑。例如:
复述
指标 知识点 (训练)学习要求 教学方式 教学案例
第一学段(一二年级)
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第二学段(3--4年级)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三学段(5--6年级)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详细复述 1.用普通话复述,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语句通顺。
2.变书面语言为口头语言,复述课文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时能够抓住要点,有顺序地表达,做到内容详尽,要素齐全。
3.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印象最深的场景、任务、细节,做到内容详尽、要素齐全。
并能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一、引领学生利用背诵复述课文
二、引领学生利用课题及听写的词语复述课文
三、引领学生利用课文插图或精美课件复述课文
四、引领学生利用填空复述课文
五、引领学生进行角色性复述课文
六、引领学生在实物演示后复述课文
简要复述 1.用普通话复述,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语句通顺。
2.能结合文本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做到有感情复述。
3.用自己的话,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做到抓住中心,突出重点,不遗漏关键,保持原材料基本内容结构,删去一些无关紧要的枝节内容,用凝练概括简洁明了的语言把复述内容讲清楚。实现内容简略,要素齐全。
一、引领学生用关键词抽取法复述课文
二、引领学生利用列表填空法复述课文
三、引领学生用卡片设计法复述课文
四、引领学生用图片观察法复述课文
五、引领学生用角色表演复述课文
创造性复述 1.用普通话复述,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语句通顺。
2.能结合文本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做到有感情复述。
3.用自己的语言对文章进行改写,在原材料的基础上,以不改变原意为前提,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复述。
一、引领学生用改变体裁法复述课文
二、引领学生用改变人称法复述课文
三、引领学生用改变结构法复述课文
四、引领学生用补充情节法复述课文
五、引领学生用刻画人物法复述课文
六、引领学生用添加结尾法复述课文
七、引领学生用续编故事法复述课文
指标 知识点 (训练)学习要求 教学方式 教学案例
第一学段(1——二年级)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显的古诗,展开现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第二学段(3——4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现象,领悟诗文大意。
第三学段(5——6年级)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作品的情感。
想象[if !supportLists]1.
[endif]了解什么是想象。
[if !supportLists]2.
[endif]诵读时有想象的意识,养成想象的习惯。
[if !supportLists]3.
[endif]学习想象的方式方法。
[if !supportLists]4.
[endif]了解想象的要求。
5.体会在诵读中加入想象的益处。
[if !supportLists]1.
[endif]定义法。
[if !supportLists]2.
[endif]引导学生在理解字词,朗读课文中想象画面,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if !supportLists]3.
[endif]引导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总结概括,想象不是胡思乱想,要合理独特而丰富。
[if !supportLists]4.
[endif]引导学生学习借助各种外力展开想象。
情境[if !supportLists]1.
[endif]了解什么是情境。
[if !supportLists]2.
[endif]产生向往美好的情境的意识。
3.学习创设情景的方法
[if !supportLists]1.
[endif]定义法。
[if !supportLists]2.
[endif]引导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产生向往美好情境的感情。
想象情境1.养成在阅读中想象情境的习惯。
2.掌握想象情境的方式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实物展开想象,进入情境
2.引导学生通过抓住词语展开想象,进入情境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象,进入情境
4.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展开想象,进入情境
5.引导学生通过扮演角色展开想象,进入情境
6.引导学生抓住中国文学中传统意象,展开想象,进入情境
7.引导学生通过图画展开想象,进入情境
(二)主题研讨,推进课程校本化
解读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按学段梳理教材人文、语文知识以及语文能力等内容,根据学生学习特点以及学校教学实际,进行语文学科资源本身的整合及跨学科学习资源的整合,重构课程资源体系,解决教学中知识碎片化、断点化,使其结构化,让孤立的学科学习串联交融变为跨学科的、整合性的、问题化的学习,形成结构体系,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是本次实验推进的第二阶段,我们在解读课标之后,结合我们各校实际,进行了国家课程资源校本化的初步探索。
面对我当前新教师大量涌入学校,特别是很多代课教师并非师范专业毕业,他们的专业素养的提升必须从课程标准的解读开始,于是我们将本课题的研究和学校的校本培训与校本研讨有机融合,在学习与培训,研讨与研究中,深化课题研究的深度和厚度。对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每一次培训,都由各校的骨干教师精心备课,认真讲解,对新教师及时转变角色,进入专业教师的状态,起到了良好的指导和指点作用。
各校实施了青蓝工程,由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带领新入职的新教师,青蓝工程的首要任务,是指导新教师深入细致地学习课程标准,并且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去实践课程标准,真正让课程标准在课堂细化,深化,融化,升华。新教师在骨干教师的指导下,既有课程标准的细化解读易于及时转化为生动的教学行为,更有骨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跟踪指导,使得课程标准真正扎根于课堂教学,杜绝了教学的随意性与盲目性,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与效率。
(三)扎根课堂,提升专业化
课例研修,是本次课题实施以来,一种新的教研形式,我们以课例为抓手,发挥教研组团队的力量和智慧,通过观课、议课、评课等系列活动,找出影响课标落实的因素,对照课堂教学提出修改建议,找出教学设计的不足,及时改正,不断完善,为老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有效地平台,通过这样的形式,更好地促进了课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地有声。老师们在课例研修中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极好地促进了课例研修活动,更有力地促进了课标在课题教学中的有效落实。通过课例研讨,我们依据所分小课题提炼总结出了一部分经典课例。如“想象情境”这一课标内容,我们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了经典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收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我们要善于创造情境,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有所体会。如果教学能给儿童创造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童心的世界,相信孩子们会非常非常的喜爱语文、喜爱阅读。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首儿童诗,课标对低年级诗歌教学的要求是“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显的古诗,展开现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在此课标的引领下,从想象情境的角度,特设计以下教学案例。
【设计理念】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的性格特点,融入吸引孩子的情境。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抓重点词句、图片、视频、角色扮演等方式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案例片段】
教学案例一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出示雪景图)请同学们看这幅图,这是什么天气?雪下得怎么样?从图上哪儿可以看出来呢?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描述,展开想象:在冬天的早上,当我们起床后,一拉开窗帘,就看到外面的地上、树上、房子上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多美啊,这时你们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什么样的感叹?
生:哇!好大的雪呀!
生:噢!下雪了!
生:我会兴奋地叫喊:“下雪啦!下雪啦!”
师:同学们,等雪停了,你想去雪地里干什么呢?(堆雪人,打雪仗等)(课件出示:雪花纷飞的银色世界)有这么多好玩的,你高兴吗?请你高兴地来喊一喊好吗?(课件出示:下雪啦,下雪啦!)
1、 师:同学们,你们想把其他小朋友叫出来一起玩吗?那么请你大声地来喊一喊!大家一起大声地来喊一喊好吗?
【透视】由于上课的前几天迎来了第一场雪,学生都亲身体验过玩雪的乐趣。上课伊始,出示下雪的画面,让学生来喊一喊。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让孩子们再次体会下雪时愉快的心情,大声地愉快地喊一喊,把孩子们带入一个一片白的雪的童话世界。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教学案例二
一、 入情入境,研读课文
1、 师:小动物们究竟在雪地里画了什么图案呢?老师真好奇啊!你们能告诉我吗?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来说。
师:你们想不想看看这些脚印啊?让我们再去雪地上去看看吧!(课件出示:动物脚印对应图)诶,你有什么的发现呢?
2、师:哦,原来小动物画的图案和它们脚趾的形状有关。你们觉得他们画得美不美啊?喜欢这些画吗?那你来读读好吗?(老师听出来你真喜欢这些画呀)小画家画得美,你们读得更美!
师:现在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你是“雪地里的小画家”,你会怎么像大家介绍你的作品呢?我们一起演出来,好么(老师把小鸡头饰戴在头上,边说边做动作)
3、师:我是小画家小鸡,我在白白的软软的雪地上跑来跑去,你看,你看,我的脚印多像竹叶呀,我会画竹叶。
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演以演,练一练。最后小组派代表汇报。
生:我想演小狗。(生戴上头饰,边做动作边说)我是一只可爱的小狗,我在雪地上快活地跑来跑去,你看,你看,我是画梅花的高手。
生:我来演小鸭。(生戴上头饰,边做动作边说。)我是小画家小鸭。我在雪地上走呀走呀,你看,你看,我画的枫叶多美呀!
生:(生戴上头饰,边做动作边说)我是小画家小马,我在雪地上奔跑,你看,你看,我的脚印多像弯弯的月牙呀!
4、师:多高兴呀!他们的脚印在雪地上竟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勃勃生机。)
师:你们听一听,老师是怎样用读表现出来的。(示范读3、4句,学生自由练读,分组读)
5、师: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雪地里还会有哪些小画家呢?他们的作品又是什么样子呢?
6、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画画吗?你们平时是怎么画的呢?(用彩笔等工具)而小动物们又是怎么画的呢?小动物们画画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呢?(指导朗读: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这群小画家真能干呀!你来夸夸他们好吗?我们一起来夸夸他们好吗?
【透视】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图片,挑选自己喜欢的动物来说,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观察能力。增强学生单句的朗读训练,老师通过表演第一句,引导学生体会到画家画得很美,读出喜爱的感觉。在另外的三句朗读中,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小画家,体会感悟,初步培养了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通过图片的出示,教师简洁的引导语言,让孩子们在一个轻松和谐地环境下朗读、体会,仿佛将他们带入了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世界。使孩子们进一步地热爱这片文章,进一步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创造性复述训练的几点初步做法:
【案例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创造性复述是学生对语言材料吸收、存储、内化、整理和表达的过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的理解改组课文;通过联想和想象,进一步充实内容、发展情节;用自己的言语表达,更具体生动地刻画人物的形象。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巩固与积累,促进其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补充情节,扩展复述
课文中有许多情节写的比较简单或者跳跃性比较大,也就给学生们留下了“空白”之处,在阅读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这个空白部分以自己的观点、情感去填充、诠释,以实现课文情节内容更加丰满,让学生们在与课文的对话中心灵碰撞,感悟真情。
在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父亲在废墟中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36个小时等,这段时间父亲的心情,父亲的挖掘状况,课文中都没有进行描写,教师让学生针对这一段进行补白,学生们说:“父亲在36个小时里不停地挖。饿了,也顾不上啃一口馒头;渴了,也顾不上喝一口水;手破了也不去包扎,就这样一直挖一直挖,就像铁人一样一直挖下去,不挖到儿子誓不罢休。”“8个小时的时候,父亲想儿子是最坚强的,肯定会坚持下去的。12个小时的时候,父亲想儿子一定不要忘记约定,一定要等着自己来救啊!24个小时的时候,父亲想自己一定要再加把劲啊,儿子还在等着自己呢!36个小时的时候,父亲想不管结果如何,自己是一定要把儿子挖出来的。”学生在复述课文的时候加上了这些内容,无疑使复述更加生动丰富了,同时使父亲对儿子的真情显得更加真实,更加高大,感悟也变得更加深刻。
二、改变人称,对比复述
这种复述是采用改变文本中人称的方式来进行的。将原来的文本中的人物,特别是主人公变换人称,实现创造性复述。
在课文《景阳冈》中,武松是第三人称的方式来描述的。在复述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变换为第一人称,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将自己想象成武松喝酒、打虎,讲述起来就会更加入情入境,对于文本的人文性的教学目标则更容易达成。
在《舟过安仁》一诗中,作者抓住了两个孩子以伞作帆、借伞使风让船前进的画面,写出了孩子的聪明伶俐。复述时,教师要求学生以第一人称的形式,着眼于作者的眼中所见、心中所悟来进行创造性复述,达到了品诗意、悟诗情的教学目的。
在《牧童》一诗中,作者通过一幅牧童晚归休憩图的描绘,写出了牧童的悠闲自在、无忧无虑。复述时,教师要求学生以牧童的角色来讲述诗意,学生们不但讲清了原野的广阔迷人,也讲清了自己为什么“不脱蓑衣卧月明”了。真正地走入诗中,领悟到作者对恬静安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三、演绎文本,表演复述
这种表演性的复述比较适合篇幅长、故事性强的课文,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学生在小舞台上常常有大发挥。如《晏子使楚》一课人物形象生动,很适合表演性复述。学完课文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重点把握住晏子、楚王的人物特点,然后在表演中恰当演绎出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实现了“以演品人”的目的。还可以适当地想象,表演课本内没有提到的人物表现,达到适度拓展,加深理解的目的。可以想到,这种形式的表演学生是很乐意参与的,也收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四、续编故事,创造复述
续编故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课本资源,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进行想象、创编,达到深化认识文本的目的。在学完第十册《金钱的魔力》一课后,学生们已经初步了解课文讲得是作者到裁缝店买衣服时,先遭冷遇,而后由于拿出了一张百万英镑的大钞又备受关注的故事,同时感受到托德和老板以貌取人、金钱至上的特点。然后引领学生直接进行续编:如果“我”的这张百万英镑的钞票不幸丢失了,托德和老板会怎样说?怎样做?在续编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学生结合托德和老板那种金钱至上的特点,恰当地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将托德和老板的丑态刻画得栩栩如生。这样的过程正是对文本内容的最好强化,在学生的脑海里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上是我们在课题推进过程中,立足课堂教学研究,通过研讨、反思,研究形成的一部分教学案例,目的在于想大问题,做小事情,践行问题化的学习,形成学科研究体系,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二、困惑与疑问
我们小组在解读课程标准的过程中限于自身知识与能力,有几点困惑,与各位一起研讨。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越来越发现确立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和文本分析的重要性,但是受教师能力所限还不能真正地融汇贯通。希望得到如下帮助:
1.读书学习,与大学或专家建立关系,通过师徒结对的形式,引领学习和理论提升。
2.同伴互助,与兄弟学校建立联盟,开展教研活动,共同切磋,协同学习。
3.如何在课例研究,与教材文本对话中,找出知识的前后联系,形成串联,实现教材的整合。
三、思考和建议:
1.进一步实现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的有机融合。
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进一步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堂的规范指导作用,既要全面落实课程标准,又不能唯标准论,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第七十条建议就是“要敢于鼓励学生超‘大纲’”,让每一个学生都应当达到他力所能及的成就。我要尽最大努力实现课程标准的标准化和学生发展的独特性有机融合。
2.进一步实现知识学习与能力提升的协调。
我们知道,知识既是目的更应该是手段,是能力培养的手段,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在保证基础知识传授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例如,课程标准中写作能力的目标,仅仅凭借八个单元的作文无法实现,那么采取哪些更加有效的教学措施来真正实现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目标,是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
3.进一步实现课程目标和课程评价的协调。
目前,考什么教什么大有燎原之势,课程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不如考试的指挥有力,我们如何进一步调整我们课题实验的配套的评价细则和评价方式,以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课标意识,培养孩子的语文核心素养,显得至关重要。
教学是无止境的相遇,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以课程标准为规范,面对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学生,需要对课程标准进行人文化和人性化的解读,才能让我们的课标中有人,才能在课堂上构建“伟大的事物”,使得我们语文课程标准得以在课堂中落地生根。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