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能耐心读完本文,我相信这十几分钟不会是一种浪费。
在这之前我从没读过佛经,读《楞严经》也并非带着信教的想法去读的。这部佛经是我的一个好友赠送于我,能阅读其中的文字,本身也是一种机缘。佛经文字艰深,我能理解的段落很少。
我的脑子是比较发散的。所以即使是读佛经,也用自己思想得到了一些俗世和人心的感悟。当然这些想法可能和佛的原意相差甚远,毋宁说是我自身价值观的投射,综合出来的感悟吧。
有所得的第一句是: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
我粗浅翻译这段的白话大意是:
比如有人用手指指着月亮示意你看,你应当随着手指的指示去看月亮。如果你只反复看着那人的手指,以为那是月亮本身的话,那你岂止是迷失了月亮的样子,更同时连手指也都迷失了。
第二句是:
文殊,吾今问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为无文殊?
如是世尊。我真文殊,无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则二文殊。然我今日,非无文殊。于中实无是非二相。
佛言: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如第二月,谁为是月,又谁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间自无是月非月。】
白话大意是:
(佛问):文殊,我现在问你,如你是文殊,那是不是还有一个文殊是文殊,或者不是文殊?
(文殊菩萨):是这样的世尊,我是真文殊,没有另一个文殊是文殊,为什么呢?如果有,那就有两个文殊了,而我是文殊,也没有另一个非文殊,这其中没有是文殊,非文殊二相。
佛说:这个观见妙明,与那些种种空尘境象原来也是一样的,本来都是妙明无上智慧的本真心体,一切妄念生,而成为那色空等等境象,以及能见能闻种种知觉,如同第二个月亮,哪个是月,哪个又是非月呢?文殊啊,只有一个月亮是真的,这中间没有什么是月和非月的问题。
彼人因指,当应看月
我所领悟的第一个最重要的观点就是:人主观不同,然则事物总有其本质,我们需要拨开是与不是的问题,根据导向去找到这个本质,而不是把导向本身当成本质。
当人用手指月时,如何把目光转移到月亮,而不是被手指吸引住所有注意力?这是我们该考虑的。应用到现实生活里就是,我们如何判断哪些信息是【指】,哪些才是【月】?
【指】是那些导向,【月】是事物本身。我把我的理解打个比方:
有朋友说:好久没回家了。这句话就是【指】,“我想回家”是【月】。
两个豆腐脑咸党甜党意见不一,其中一个人说:“这种事各有各的口味吧,再多说也没意义”,“各有各的口味”是【指】。说话人保留看法但试图停止争吵,是【月】。
这看似简单,但很多人并不能理解。经常是人说好久没回家了,你说没多久啊我帮你算算才几天。人说各有各的口味,你说你放屁咸党才是王道你别走我们说清楚。这就不对了。
但一月真,中间自无是月非月
第二个观点就是:看淡是非,不要被各种各样的评价而迷惑。
无是非的前提是,你所认为的真是真的真。要做到无是非,首先必须审视出自己的本质。你必须把自己表现给世人的形象以及自己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形象统一起来认识,这是非常困难的。你必须发现自己的龌龊、懦弱、贪婪等一切原始的、你不愿意接受并承认的一面,你还必须找到自己另一极端的人性、善意等等你不曾重视的一面。你必须把自己翻个遍,把自己的每一根汗毛都一根根看清楚。
做到这个境界,然后无是非就容易多了。
我举个例子,大家看过《射雕英雄传》吗?郭靖有一段时间非常迷茫,因为武功可以伤害无辜的人,郭靖想不通该不该使用武功。裘千仞在面对诸多仇家时说:
“若论动武,你们恃众欺寡,我独个儿不是对手。可是说到是非善恶,嘿嘿,裘千仞孤身在此,哪一位生平没杀过人、没犯过恶行的,就请上来动手。在下引颈就死,皱一皱眉头的也不算好汉子。”
然后洪七公出现:
洪七公道:“我是来锄奸,谁跟你论剑?”裘千仞道:“好,大英雄大侠士,我是奸徒,你是从来没作过坏事的大大好人。”洪七公道:“不错。老叫化一生杀过二百三十一人,这二百三十一人个个都是恶徒,若非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就是大奸巨恶、负义薄幸之辈。老叫化贪饮贪食,可是生平从来没杀过一个好人。裘千仞,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人!”这番话大义凛然,裘千仞听了不禁气为之夺。
裘千仞的刁难,对洪七公来说无丝毫动摇。洪七公的坚定源于何处?源于他一生的立场,一生对自己行为的掌控,对自我的完全了解。
放到现实生活里,总少不了那些数黄弄黑,摇唇舞舌的人。我们不被他们嘴中的言辞所影响的一大要诀就是提醒自己“但一月真”。你的本质只有一个,他人所说的“是你、非你”都不是你。
我们很多时候太容易被评价所左右。其实这世上大部分的外在评论,都不会真正影响你的处境。你始终保持的行为做法,本身就会影响你所处的地位,甚至决定围绕在你身边的是哪种人。
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莲藕是莲藕,它本就不是淤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