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允许自己在他人面前表达真实的观点时,他就是坦诚的。可是我们常常会看到人们普遍存在这样的行为,在强者面前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在弱者面前又不允许别人表达真实的想法。
那么他们靠什么去和他人打交道呢?靠猜测,他们对他人做出的任何行为反馈都基于自己对他人想法上的猜测。你可以理解为他们活在一个虚幻的、通过自己假想出来的世界。
活得真实,愿意接受自己真实的样子,能够勇敢面对真实的世界,能够以自己真实的形象去与这个世界打交道真的无比重要。
其实很多人会把人默认分成三六九等,在强者面前伪装真实的自己,在弱者面前又为了找回一些内心的平衡感而过度索取或完全不尊重他人。这个平衡感来自于他认为他自己遭遇的是什么样的对待方式,别人也应该被这样对待;自己是怎么隐忍的,别人也应该这样隐忍。
他们更在意自己的行为会给他人留下怎样的印象,也就是说他们并不在意自己做的事情正不正确、合不合适,只是希望树立一个看起来还不错,或是让人挑不出缺点的完美形象。
这些表现其实都源于人们内心对自己不够自信和尊重。一个信任自己的人,会乐于、也擅长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及感受。相反,不自信的人会因为害怕出现“自己不被认同、被拒绝、被误解等”一系列的状况而把真实的自己掩饰起来,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一些安全感。
能够尊重自己的人,才会具备他人意识,像尊重自己一样去尊重他人。相反,如果你不尊重自己的情感、情绪与感受,那么你就无法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因为在你也无法意识到他人的想法和真实反应。
不允许自己有该有的情感、情绪及感受的源头来自于,他们认定了自己的一切真实的反应都不会被他人和这个世界所接受。
但是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行为模式都不同,不同的人对同样的事情都会存在不同的看法和处理方式。但是没有发展出自我意识的人,对于这方面的理解是严重缺失的,他们误以为别人拥有着和自己一样的想法和行为模式,所以他们把自己的潜意识里对自我的认识投射在一切人和物上,同时他还会不断向外人确认或证明这个世界就是他想象的那个样子。
为什么要反复确认和证明呢?因为他们对自己假象出来的世界还是缺乏信任的,但是他们又无法建立对他人的信任,所以能够实现自欺的前提就是想办法获得他人的认同,哪怕是强制性地控制或影响他人的想法。
比如当一个员工受到忽视或是不公平的待遇而表现出失落时,老板按照自己的猜测(我如果是他,我不高兴,就一个原因,赚的钱不够多),于是他就会认定自己假想出来的东西就是真的。这时候老板想找员工谈话,可是他并没有问这名员工到底怎么了,而是用引导式的问题去跟员工确认他自己假象的那个问题。他的问法就是“我看你最近工作状态不太好、情绪也不高啊,是不是因为一直没给你涨工资啊?”
表面上看这是个问题,可实际上这个老板对这个问题十分确定,他根本不想听员工表达真实的想法。也就是说,他完全把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模式灌入或投射到员工身上了。
那么与之相对的,就是有着完善的自我意识的人,他们内心对于自身需求以及自己的能力都十分了解,因此他们也不会做出违背自己能力及经验范畴的事情。更不会把自己的意愿投射到他人身上。
做出这种投射行为的当事人自己是意识不到的,他们并不清楚自己的问题出在哪,也不清楚为什么自己会陷入一边持续不信任他人,一边又持续靠幻想来自欺欺人的怪圈。
他们唯一在乎的和一直在想方设法维护的就是自己在外人面前的形象。因此从这着手,会更容易找到突破口去解决问题。
很多时候人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停留在最原始的逻辑中,似乎必须像工具书一样将所有原理都展示给对方,对方才有可能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这个问题才会引起对方的重视。
最根本的逻辑是这样,没错。但是有时候我们也需要一些有针对性的应急措施,就如同在消炎药及抗生素一样,需要快速直达病灶。
那么针对上述案例中提到的问题,最有可能让老板意识到自身问题的关键人物就是那名员工,因为员工遭到了老板的误解,老板以为员工的需求点在于没涨工资,所以才会问员工那个莫名其妙的问题。但是遭到误解的员工如果主动向老板提出自己的需求点是重新获得老板的赏识、认可,而非只是赚钱时,老板即便一时之间放不下面子和架子,但自己在心里还是会默默反省的。
毕竟他认为钱这个东西很重要,而在他看来员工需要的关注是他自己一直在忽视的东西,也就是说他并不认为关注比钱重要,那么给员工一点关注,就能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同时员工获得了理解和重视,就会重新激起对工作的激情,这样想来,老板可是一点损失都没有。并且还达到了双赢的目的,有什么不好呢?
而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状况往往是事件中的所有当事人都不愿主动去解决问题,或者说都是因为恐惧自己的人际关系发生变化而在沟通中选择了刻意逃避或是顾左右而言他,话锋都被转走了,那原本的问题自然无法被挑明,误会越积越深,宁愿在心中暗暗较劲,也不愿坦诚相待把事情聊开。最终人们在每段人际关系中都打上了一堆死结,像是被散在地上的凌乱不堪的毛线团,怎么也解不开。
案例中这个问题的发生有责任人的先后顺序,起初,老板的确应该对这件事负主要责任,但是被误解的员工如果不做任何解释,那么他就成全或加强了老板对他的误解,因此,这件事最终的成因是两个人共同造成的。
在沟通中最常出现的状况就是,误会非但没有解释清楚,所在的当事人又反倒会将事件的唯一矛头指向对方,从而避开自己本应承担的那部分沟通的责任。
这一点虽然有些讽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上演,因为人们都不愿承担主动且明确引导沟通目的责任,主动承担任何一项责任,都有可能给自己带来“即将对整件事负全责”的麻烦。
但是同样,如果没有人愿意负责,那么他们最终的说辞就极端地被诟病为“是他误会我在先,所以这事我没有责任”,其言外之意就是在表达错不在自己。
只是被误解的员工不做任何解释,对自己真的有好处吗?仔细想想,是没有任何利益可图的,唯一的利益不过就是在外人面前可以有一套自圆其说的说辞,向他人证明事件的起因和责任都与自己无关罢了。
很多时候人们遇到问题都会简单地把责任丢给一个人,但通常问题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然而把问题简单化的推给某一个人,其最终目的只是为了让自己得到豁免,同时还得想办法找个人承担责任。
如果只为这点根本不算利益的利益,去忽视自身逃避问题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后续的麻烦,而选择默不作声或是在心里指责老板,那么这名员工在这件事中造成的损失实际上就是自己促成的,而不是对方。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都需要各自反省自己行为中的过失及错误,而不是去找对方的原因。因为当一场沟通还不够有效时,你最有可能充分理解其行为模式和表现的那个行为人一定是自己,而不是对方。(在任何沟通中都可以遵循这项原则)
你无法令每一个熟知的人都去面对真实的世界,但你却能提醒自己“你需要活得真实一点,对自己和这个世界都诚实一点”
人们的一切行为模式,都源自于内心对事件的看法,如果你对其做出反应的世界不是真实世界,而是你误解或是想象出来的世界,那么也许不是你的感受非常真实,但是由于你对事件的解读是错误的,所以你的感受也是不合时宜的。
由此酿成的悲剧就是误会越积越深,本该有效地沟通不断升级,最终却成了不可收场的争执。
所以不要对未知的人事物进行猜测,更不要对假象出来的世界做出不合时宜的反应。如果我们用数学思维来思考这一现象,就简单多了。求不出答案的未知数,靠想象也没法使它具象化,对吗?
顺便说一句,之所以把这句话放在最后,是因为数学思维并不能解释生活中的某些场景或现象,最关键的是我们身边充满了感性的人,对缺乏数学思维和理性思维的世界,这一主题是无法当作侧重点去讨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