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地铁,一对年轻夫妻带着一个4、5岁的小女孩。从上车开始,小女孩从眼泪汪汪到嚎啕大哭。从她断断续续的述说中大概明白是为了一个想要的玩具,爸爸妈妈没买给她。小女孩哭了一会,看没有效果,停下来,转向妈妈伸开双手,要妈妈抱抱。妈妈严肃的说,“你今天表现不好,我不想抱你。”
小女孩有点慌,开始真心要哭了,一直贴过去拉妈妈:“妈妈抱我一下,妈妈抱我一下嘛。”周围人纷纷侧目,而那位妈妈则始终坚持自己的决定。
我当时也在想,如果是我,在那个当下,会做什么选择?
最近在看的一本书,叫做《无条件养育》。作者是美国知名教育学者,育儿作家艾尔菲科恩。
作者在书中的中心理念其实就是一句话:我们可以因为孩子本身,而不附加任何条件地去接受和爱他们。
用在地铁上这对家庭,就是无论小女孩的行为有多么不合理,当她向父母索求爱时,父母要无条件的给予。
而现实版中,地铁里妈妈对女儿的回应则是:你不乖,我不爱”
按书中的类别划分,第一种叫做无条件养育,第二种叫做有条件养育。
归纳一下这两种养育方式:
1无条件养育:
关注孩子个性、想法、感觉、需求。从“内在”动机去寻找原因。认为孩子的不良行为或表现不是有意让我们痛苦,Ta只是用Ta所知道的方式告诉我们可能哪里出了问题。(可能刚刚发生,也可能一直暗暗存在。)孩子的行为问题并不影响孩子被父母所爱。
有条件养育:
关注的是孩子的行为。 这种养育方式认为,“外在力”是导致孩子如何行动的关键。好的行为用表扬的方式,而不良行为需要给予惩罚。奖励是对良好表现的强化,惩罚是对不良表现的强化。于是人类的行为会被这些强化所巩固,从而改变或形成他们的所作做为。 孩子行为的优劣直接影响爱的暂停和给予。
在《无条件养育》中,科恩认为,孩子做错事,或者行为不当,需要受到惩罚。而惩罚的方法如果就是不满足要求,收回对孩子的爱。这会让孩子有这样的错觉:只有乖乖听话的孩子才可爱,才值得被爱。
前几天在小区看见一个妈妈朝3岁的孩子发火。原因是拿到快递盒子的宝宝把里面的东西都掏出来,掉得会所里满地都是。妈妈朝他吼:“跟你说了不要拿出来,如果再不听话,以后就不给你买玩具了。”
记得元宝小时候家里人也常用类似方法劝饭和劝哭:“如果你不哭(吃饭),就给你买冰淇淋。”
“如果......就......”的句式充斥在我们每天的育儿中,因为用起来方便、高效、立杆见影。就像操作指南,有条件养育的方法被大部分父母或多或少的使用着。
然而在《无条件养育》中,作者列举了美国丹佛大学的研究:那些感觉自己为得到家长认可而必须达到某些条件的青少年,最终会变得不喜欢自己,并在青春期后创造一个“假我”。装扮成家长会爱的人。这种为赢得认可的做法伴随抑郁和无助,导致与真正的自己失去联结。在某种情况下,这些孩子甚至会不知道自己是谁,因为那么努力把自己变得不是自己。
研究人员同时发现:孩子得到的支持越有条件,自我价值感认知就会越低。得到爱是有条件的,孩子在接受自己时也会附带条件。
对于每天压力重重的中国家长们来说,当时间不够,我们很容易使用控制手段(有条件养育)去减轻我们的工作量,而无条件养育更像是一种育儿观,一种态度,往往需要花费更多去了解孩子和ta真正的需要。
从“我如何能让孩子听我的话”转变为“我的孩子需要什么----我如何能够满足这些需要?”无条件养育需要磨练的不是方法,而是与孩子相处的方式。简单归纳下科恩的无条件养育。
一 表达无条件的爱
一个朋友说,他们家每天早上像打仗一样。叫孩子起床,准备早饭,自己三口两口吃完,回头一看孩子,还在那慢悠悠盯着饭菜发呆呢。这时候火一下子上来,肯定也少不了一通吼的。孩子往往边哭边吃,“妈妈,你不要生气……妈妈,你不爱我了吗?” 这个桥段每天变着花样在他们家上演。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否是无条件的?当孩子无理取闹,做错事,或者有不合时宜的行为时,作为父母的我们是否仍然无条件的爱他们?
在无条件教养方式中,答案是肯定的。就像地铁上的小女孩,在无理取闹之后要妈妈的爱,无论她有怎样的过错,她的错误行为并不能暂停父母对她的爱。
但并不是说,无条件养育的父母可以放任孩子的错误行为不管。而是在确保孩子感受到被爱和值得爱的前提下,对孩子不当的行为有所行动(以下是科恩的建议):
1. 限制批评的次数
谨慎选择反对和禁止的事情,只有在真的必要时才说“不”。过多的批评和否定会导致孩子认为自己没有价值。
2. 限制每次批评的范围
将焦点放在具体行为的错误上(“你刚才对妹妹说话的态度听起来很不友好”)而不是孩子本身的问题(“你这个孩子真坏”)。
3. 限制每次批评的强度
向孩子传递你的信息,尽量温和有力。负面情绪传递信息既没有效果,还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无条件养育,我们需要影响孩子思考、感受和行为的方式,而不是让ta感觉被拒绝,否定和抛弃。
二 给予做决定的机会
一位妈妈说,女儿跳舞很有天赋,也一直参加舞蹈培训班。可是当学校的舞蹈团要招募小演员时,女儿却因为害怕选不上而拒绝去参选……
在心理学里,有一种自我设障的方式: 当孩子们习惯了被表扬和赞美,一旦有困难的任务出现,选择不做,比做了不好更加安全,也更能维持自己“优秀宝宝”的称号!
于是,这些孩子停止任何努力,失去动力,在虚幻中说服自己如果做了就可以成功。
孩子做事的动力是来自取悦别人,还是他们自己真正的选择?科恩认为,可以给孩子更多的选择机会来发展他们的内在动力。
1.客观描述孩子的行为而非赞美和评价
客观表述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做的任何事都带上成人的评价和赞美。一旦没有以成人认可的方式取得成功,他们会认定自己是毫无价值的。
2. 经历自主感
父母明确自己的关心和支持,尽量让孩子拥有做选择的权利。不威胁,不贿赂。”如果……就……”的句式尽量避免。
3. 一起做决定
从倾听孩子开始,坦诚自己的感受,共同寻求解决方法。让孩子知道我们重视他们的想法。
4. 当不想做又不得不做时
用游戏的方式
提出要求,不用权势,留出空间;
共情后解释原因
以身作则
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
孩子的视角
我们都教育孩子懂礼貌。见人问好,离开再见。“谢谢”、“对不起”、“请”,这类词语是社会交往的基本礼仪。
孩子们往往被训练这样说。但好像很少有家长真正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
就像告诉孩子,伤害别人是错的远远不够,还要帮助他们思考为什么是错的。
曾经在幼儿园门口听到一对母子的对话,“XXX,你打人是不对的,知道吗?“
孩子问为什么呀,妈妈想了一下解释说“因为那样以后小朋友有好玩的玩具,就不会给你玩了啊!”
科恩认为,无条件养育的目标是让孩子自己克制不做某些事情,不是他人的禁止或者得到好处。
而是他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了哪些感受和影响,所以这些事情是错的。
比如同样的打人问题,无条件养育的解释是这样的“你刚刚打了小朋友是吗?他看上去有点难过,所以他哭了对吗?还记得你摔倒时大哭吗?恐怕那就是你带给他的感觉。你认为能做点什么让他感觉好一点呢?”
无条件养育让孩子转换思路,从“以我为中心”的自我利益思考转为“从别人角度”的影响力思考。
对别人说有礼貌的话,不是能得到别人的夸奖,而是让别人觉得心情愉悦;
伤害别人是错的,不是因为你可能遭到报复或失去好处,而是它让别人觉得很难过,并且造成了他人的困境。
当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他会更多的了解自己的行为给他人,给这个世界所产生的影响,那么孩子会更有自制力,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作为家长,无条件养育需要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帮助孩子表达想法,从他的角度罗列你所能想到的最佳理由。
育儿是一条漫长的不断学习的路,科恩的这本《无条件养育》也算是给父母们多一个育儿的参考吧。
有兴趣也可以找来这本书详细读一读噢!
图片转载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