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面镜子。中美建交45周年的经验一再证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上个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向当选总统特朗普致贺电,在重要节点为中美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习主席总结了过去4年中美关系发展的7点经验启示,其中之一就是中美“要多搞对话和合作”。这体现出对中美共同利益的深刻认知,也是对中美共担大国责任的郑重期许。
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两国在当前形势下的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更多了。近年来,在两国元首引领下,中美恢复和新建了20多个沟通机制,在外交、安全、经贸、禁毒、农业、人文等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果。仅过去一年,双方就举行两轮战略沟通和五次金融、经济工作组会议,还在联大相互联署各自有关人工智能的决议,受到中美各界欢迎。这充分说明,中美只要有意愿开展对话合作,就能更好地聚焦共同利益、妥善处理彼此关切,为增进两国政治互信添砖加瓦。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合作对世界意义非凡。当前,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磋商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议题,到在乌克兰危机、朝鲜半岛等问题上保持沟通对话,再到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中美在维护全球和平与发展上理应担当尽责,这也符合世界期待。
中国有句俗话,“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中美元首利马会晤时,习近平主席清晰阐述了中方发展中美关系的原则、主张和关切,强调中方坚持“四个没有变”,同时划出台湾问题、民主人权、道路制度、发展权利4条红线。美方需要全面、正确地理解中方立场,同中方相向而行,巩固对话合作势头,推动中美关系沿着稳定、可预期的轨道前行,共同探寻两个大国在这个星球上的正确相处之道。
历史发展到今天,世界已有共识:中美关系稳定发展既关乎两国人民,也关乎人类前途命运。世界更加期待,中美能继续保持对话沟通,拉长合作清单、缩短问题清单,扛起大国责任,合力办成更多大事好事,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