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大纲》最触动人心的章节

        很想细细品读《国史大纲》,苦于没时间,但翻到最后一页,忍不住汗毛倒立。


      钱穆先生著《国史大纲》并非是为作教科书,而是为抗战做最坏的打算。以此书留存中华文化之火种,以期日后复国。对《国史大纲》慕名已久,也只粗看一半。本想全部看完再写这篇笔记,但今天无意间翻至最后一页,内心激荡,久久未能平复。《国史大纲》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成书于1939年6月,最后一页,是结束亦是开始,“抗战胜利建国完成中华民族固有文化对世界新使命之开始。本节诸项,为中国全国国民内心共抱之蕲向,亦为中国全国国民当前乃至此后共负之责任。不久之将来,当以上项标题创写于中国新史之前页。

      我们如今作为后人往前看,抗日战争是必胜局,但在1939年,无人敢断言我们一定可以。钱穆先生无疑就是抱着这是“中国最后一部史书”的心态来写的。只要看过《国史大纲》,几乎无人不叹服于钱穆先生在引论里阐述之史观。但如今有些人抨击诟病之一,也是钱穆先生写着写着并未守住自己的史观。我并没有全部看完,所以只说一点,他在书中屡次强调异族政权是历史的倒退。比如他写清朝是“狭义的部族政权”好像并没有对以往历史有温情和敬意。

      我觉得这项抨击尚可一辩,钱穆先生作《国史大纲》的目的,是为激励国民,奋勇反抗,甚至不惜偏离自己的史观。时局动荡,国将不国,当时日本霸占东三省后,推行日本教育,学日语,日本历史和文化,眼见中华文化存亡之际,文化侵略远比武力侵略还要可怕,试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消亡了,这个国家和民族还有什么希望?

      《国史大纲》是为国人留一线希望,哪怕这次失败,也有下次。钱穆先生借此书告诉所有中国人,中国历史上不乏有外族政权的统治,但那又如何,国人终将夺回政权,抗战终会胜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