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17一心理韧性
今天在花园里观梅花时发现梅树的附近有两棵另外的植物。可能是小鸟从其他的地方刁来的种子撒在那儿了,冒出了小芽。当时拔草时我不忍心把它拔掉。发现它还长在那儿。一棵是常青树,一棵是叶子上带有尖尖的,很锋利的。但是让人吃惊的是冬天到了很多的树叶子就落下了,但是这两棵树的叶子却茂盛如春。
我感慨它的不折不挠,真像打不死的小强。
昨天去学校的女厕所时时发现有一个女生在抽烟。我把她叫到了心理咨询室。
这个女孩儿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细聊之后才知道,她爸爸常年在外面创业,妈妈是一个家庭主妇,照顾她妹妹还有弟弟。
很小的时候她就发现爸爸有外遇。而且还向妈妈保证要改邪归正,但是不久前又从爸爸的手机里面发现了爸爸又有外遇。她对所有的男人都很痛恨。
上八年级时,她化妆进了学校。班主任说他打扮的像卖的。
九年级时,有一次她给班里一个男生(她好朋友)传纸条,被物理老师发现了,物理老师当众羞辱她,说她想勾引男生,在骚扰。
从那以后所有的同学都孤立她,不和她玩了。当时她就不想活了。
回家给妈妈说,妈妈说,肯定是你做的不对嘛,老师能随便得罪吗?
中招考试结束后,有一次她化了一个淡妆出门儿,回来之后妈妈对他说,你班主任说的很对,你真的像卖的。
高一的时候喜欢上一个男生,被爸爸发现,爸爸把她羞辱了一顿,并且打了一顿。从此她和那个男生失去了联再系。
再后来,她就破罐子破摔,再也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大人。
为了减少压力,抽电子烟、自残,慢慢的就开始抽烟,由每天抽几根到每天抽十几根。反正日子就是过一天算一天。
看到这个女孩儿我很心疼。有一天看徐凯文《心理创伤课》时。他在这本书里说到,当一个人早年受到创伤之后,他的大脑真的会发生变化,甚至他的基因也会改变。然后他对外界的沟通方式,情绪反应模式就是冷漠,对抗,不信任,甚至做出一些让人很反感的行为。
我当时有这种感受。我看到她那个样子,我就能够感受到当时班主任为什么讨厌她,妈妈为什么讨厌她了。因为班主任、老师和妈妈也没有学过心理学,没有去感同身受这个孩子曾经的经历。
他们并没有遭遇到这个孩子在黑暗,痛苦,绝望,恐惧中所有的感受,只看到孩子的问题,肯定很讨厌这个孩子。
而且这个孩子说话很伤人,她就对我说我也不信任你,你们这些大人没有几个是好东西,我今天之所以跟你来,我是担心你向学校告发我抽烟,要不然我才懒得来呢。
你看,她对所有的一切都失去了信任。
其实,待在痛苦中太久了,真会麻木的。在她最痛苦的时候,妈妈并没有给她支持和帮助。
徐凯文说治疗创伤最好的办法是营造一个安全,温暖友好有爱的环境中,在这种关系中一次又一次孩子被滋养到了,她心中的那个盔甲才会慢慢的脱脱下,因为在有爱的,有关怀的,有被认可的环境中他被温暖到了,他身上有温度了,就不需要盔甲了,就会把盔甲脱掉,会露出柔软的内心。
但是营造这样的关系有多难呀!
说不定她妈妈早就把她放弃了。
有可能她妈妈比她更绝望,妈妈比她更想死,哪一个妈妈看到孩子这样自暴自弃,自甘堕落,无能为力,哪能活好呢?
今天我听愈敏洪和彭凯平在北大的演讲:心理韧性。
我特别有感触。
其实真正的心理韧性并不是口头上的或者伪装出来的坚强。真正的心理韧性,它是一种热爱,对地平线以外的世界的渴望。就是这个人,他有未来才可以闯过当下的泥泞和绝望。
罗曼罗兰说过,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选择热爱生活。
但是对一个15岁的小孩子,她是穿不过这条泥泞之路的。
我们的家长,我们的老师就是园丁,园丁是干什么的呀?园丁不是替这个花这个植物去生长呀,是浇水,施肥,捉虫子呀。
尤其是孩子身上长“虫子”之后,我们帮Ta捉呀。如果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把这个虫子捉下来,我们是一定要请专业的医生去把虫子去掉呀。否则这个植物真的会被虫子吃光的。
我们要和孩子患难与共,看见孩子的痛苦,帮他度过这个难关,度过这个劫难,让他看到他自身的价值,会有希望的未来。这才是培养孩子真正的心理韧性。
孩子为什么出问题的越来越多?就是因为孩子没有心理韧性,恰恰相反,他们都是心理脆性。
他们从小该痛的时候,是父母替他们痛了。
因为没有痛的经历,所以也体会不到真正的快乐的经历。
快乐和痛连在一起的。
真的当他长大去经历痛的时候,父母又无能为力。
早年孩子有心理创伤的时候,是父母陪着孩子去培养心理韧性极佳的时机。但是我们的父母忽略了。孩子小时,父母在用一穷二白的大脑在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