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总觉着一个人要把自己的心思表述清楚,直接讲出来,比七绕八绕,绕了山路十八弯要好的多,人总不能老去猜你想讲什么,想表达什么思想,普通人能理解的,能接受的,并且能广为流传的,才是经典,事实似乎也确实如此。
但是,写作又好像不同。
很多作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都喜欢把自己的思想悄悄地隐藏起来,他们用华丽的辞藻去堆砌,用不同的手法去叙述,用不同的方面去论证,似乎有意地让读者去揣摩。我以前觉得,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吗,明明一句话可以讲述清楚的观点,非得写个长篇大论,明明一篇文章可以写明白的事,非得整个几十万字,有什么话直接说不好吗,大家干嘛非得猜来猜去呢?
真要是人人都这么想,估计也没有文学的诞生了。
古人白话张口就来,也不会有什么之乎者也,《论语》,《诗经》,《道德经》等经典巨作我们估计也看不到了,我有时候会想,为什么古代会用文言文这么生僻的话,古代的没接受过教育的老百姓大多数也听不明白吧。
但这估计也是古代文学的产生原因之一吧,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写作脱胎于实际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不同的文学素养把我们划分成了文学水平层次不同的一批又一批人。我们往往会因为一篇文学作品而聚集在一起,聊着共同的话题,聊着对生活的见解,文学素养势均力敌的人,聊起来更能产生共情。我们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着问题,感受着你的感受,产生同样的共鸣。
世俗的人多喜欢直接了当,而有些文学素养的人则在言语上更为委婉温柔些
有点写不动了,今天到这吧,日更打卡,明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