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的语文考了92 。”得意的小表情,等着我夸她呢。
我当然也没客气,“数学考高分容易,语文不简单。”简简表示很满意,见我瞅着她的作文儿,一把把试卷拿走不给我看。
“我写你了。但我是编的。”
“你教我跑步,说400米不能一开始就跑猛了,得攒着点力气,后面才能冲刺。”
“你写的完全正确。”顺带,我把百米,400米,1500米,马拉松的跑步要点做了区分普及了一下,并再次肯定了她的推测。
五年前某个夏天周末的傍晚,简简陪我去理工大刷圈儿。第一次开跑的小家伙一气儿陪我刷了6公里,配速不输,跑的比我还欢。眼看她没有停下的迹象,想想还是不要直接奔10公里吧,我主动阻止了她。那时候她还是个二年级的小朋友,跑步的天赋明显比我高了几个数量级。
此后,陆续听简简显摆在学校参加比赛,50米,400米轻松拿冠军,我就知道运动这件事是比我赢在起跑线了。
跑过3个马拉松,周末日常刷半马的我,早已失去了跑步发圈儿,卷配速卷距离的乐趣。我以为当跑步成为日常,就不会再有什么创意,直到,邝爸带着子非一起跑了半马。
我有了新的小目标:和简简一起跑马拉松。
中国田径协会2020年3月发布的《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办赛指南》的规定:
参赛运动员的年龄限制如下:
1. 马拉松及以上距离:参赛者须在比赛当年满20周岁;
2. 半程马拉松和10公里项目:参赛者须在比赛当年满16周岁。18岁以下未成年人参赛,组委会需要求其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签署参赛声明。
3. 10公里以下项目: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参赛需要其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签署参赛声明,13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参赛需老师或家长陪跑。
世界六大满贯马拉松,对参赛选手均不设年龄上限,均设有80岁及以上年龄组。
半程马拉松年龄下限16岁,这意味着可以把一起跑半程当做16岁的生日礼物送给她。真是个不错的主意,和简简达成共识。
有了新目标,再看马拉松似乎又不太一样。
8年前,运动目标只是在恒温泳池当一当点头蛙的我,从没想过有一天能跑马拉松。从没有运动习惯,从0开始500米,1公里,3公里,5公里,10公里,半马,全马……回想自己的运动经历,已是另一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