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罗兰
有人说,应该像养育植物一样养育孩子。我比较同意这种观点。养育植物过程中,土壤、剪枝、抹芽、催化、温度、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等,一样都不能少。
如果我们不懂孩子成长的规律,就像不懂植物的习性,一发生状况我们就会焦虑。我们会因为不知道用什么工具和方法而紧张,不确定浇水、施肥是否适时适量而担心,也会因为不确定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是否得宜而忐忑。
如果我们熟知和掌握这些知识,善于应用,就会调理好自己的情绪,静待植物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开花,慢慢结果,不论中间遇到什么问题,我们都心中有数,就可以享受这个过程。
有的妈妈对孩子过度紧张,也是因为没有掌握好工具方法,不知道给予孩子的一切是否适时适量,不确定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得宜。
植物给出的反应,都是给你的信号,让你反思自己,调整方法,从而做得更好。
母亲们用尽全力去爱孩子,却又生怕自己做得不够好。通过孩子给出的反应和信号,不断因地制宜地调整养育策略,就像你养的植物也会生病,也不一定会按你的意志来生长发展。紧张、焦虑、难受一点用都没有。我们应该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恰当的帮助,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其他的命运自有安排,我们应该少一点担心、多点笃定,静待时光检验就好。
我们与孩子都是独立的生命体,终究无法替代彼此的人生经历。当母亲做到有边界感,孩子未来就会行事有度,也拥有边界感。我们无法替代孩子生活,替代得越多,就会失望越多。母子一场,不过是个有瑕疵的生命试着去哺育和影响另一个有瑕疵的生命而已。
养育孩子,是哺育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而不是某个尺寸误差都在公差范围内的流水线产品,所以,妈妈在爱孩子的同时,也要学着和自己和解。让我们都放轻松,像养植物一样养孩子吧!
我们唯有不断成长,身边的“花草树木”才可以彼此不拖累,和我们互相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