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9日,我发了第一篇《英文写作刻意练习》,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既然是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就应该是主动的、有规律的、持续的动作。想写就写,高兴起来才写,都不叫“刻意练习”,连“练习”都算不上。
我为啥突然自己要刻意练习起英文写作了?
其实一直以来,我英语都学得不好,听说读写,样样都不轻松。然而虽然我心里清楚自己英语有待提高,但毕业之后由于几乎再也用不到英语,我也就不觉得学习英语是多么紧急的事了。
直到今年1月上旬,我遇到了一件糗事,成为了我想要重新把英语捡起来学习的直接导火线:
那天上午,我去中国邮政拿快递,签收的时候,进来一个外国人,和快递大叔咿咿呀呀说了好一会儿,大叔也没懂啥意思,就喊住我,让我帮忙翻译翻译。
我心想:“虽然自己英语不咋地,但理解个大意总该可以吧。”于是我就过去了。
这下惨了!没想到这外国友人说起英语来那叫一个快啊,只听balabalabalabilibilibili就说完了。听惯了国内录音带那种慢条斯理、字正腔圆的——
“Is this your handbag ?”
“Pardon ?”
“Is this your handbag ?”
“Yes,It is .”
“Thank you very much !”
这回突然让我听这么口语化的英文表达,我一下子措手不及。
第一遍没听懂,第二遍还是没懂,我就不断的“Pardon ?” “Pardon ?”。直到第三遍,外国人已经急了,我才连蒙带猜终于抓到了这外国人的意思。
这外国人恢复平静,问了我一句:“Can you speak English ?”(你会说英语么?)
这回我第一遍就听懂了,很尴尬的回了个:“A little .”(一丢丢)
回去后我就不淡定了,我想起了N多年前大学二年级,我在一个学生组织工作时发生的一件事:
开学初,部门招新完毕后的第一次例会上,我的学长陈星晨突然让我上台发言,向新来的学弟学妹分享工作一年来的收获和经验。
毫无准备的我一下子懵逼了,我搜肠刮肚,想尽一切办法组织语言,结果我还是给部门丢了脸,在十几个部门新成员面前,灰溜溜的走下了讲台,回到座位。
我把这件事告诉了我爸,他说我积累不够,功夫应该在平时,否则关键时刻就容易掉链子,让自己出丑。
正是这件事情,让我从那学期开始,一个人偷偷练起演讲来,每周一次,一次一下午,那时我总能找到没人的地方。
尽管每周一次的频率并不算高,但效果很快就显现出来。学期末,部长安排我在全体成员大会上发言,而且有时间给我准备。那一次,大约面对200来人,我一点都不心虚了,虽然临上场前还是有点小紧张,但因为我平时练习了,所以最后的结果还算理想,至少没给部门以及自己丢脸。
这两件事真的好像——都是某种重要的能力,由于平时没有重视而导致在关键时刻用不出来,使自己丢脸出丑的事。
英语作为一个工具,普通人很少能用到,目前的盐城更是如此。但我知道,学习英语,对于未来非常必要,特别是我们80后、90后,以后英语派上用场的机会有很多,要想到时候不出丑,就要从现在开始积累,每天进步一点点。
所以我才想到刻意练习自己的英文写作,想法好是好,可惜执行力很不够啊,就只写过一篇。
接下来咋办?
我打算分点时间和精力给英文写作刻意练习,让这件事可以继续下去。由于我还做不到每天同时中英文各写一篇,所以我打算依然保持一天一篇的练习量,中文英文轮流写。
当然,我对我的输出质量,一开始并不抱有多大期待,但是我会不停的写,写他个十年八年。没有人一开始就写得好,但任何人都一定能越写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