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茅台的股价可谓是一飞冲天
市值已经突破2万亿元
比整个贵州省去年一年的GDP还要高
但高高在上的股价背后
还隐匿着触目惊心的违纪案
7月10日
茅台学院原副院长助理李太明
牵连出来的一串“受贿清单”
再次引起公众关注
而从2019年5月茅台集团原董事长袁仁国被通报“双开”至今
茅台集团及其子公司已有13名高管被查
在这背后也牵涉出了一系列问题
靠酒吃酒的根源在哪?
家族式腐败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
管理混乱背后还有着什么“隐秘的角落”?
一、袁仁国的功与过
素有“国酒之光”美誉的茅台
一直以来都寄托着国人复杂的情感
一方面
人生的重大场合都希望有茅台酒来助兴
另一方面
茅台高不可攀的价格也着实令人咂舌
不过有一点不可否认
茅台在这些年一直在缔造着白酒神话
从2001年的市值88.88亿元
到2020年的市值21120亿元
茅台一骑绝尘
似乎正向着“伟大企业”迈进
但是
“喝的不买,买的不喝”
茅台酒的现状一直饱受诟病
营销体系的异化
靠酒吃酒的乱象
之前一直是茅台不可打破的程式
不过这一切从“袁仁国案”开始有了突破口
2000年
袁仁国接过 “茅台教父”季克良的衣钵
成为新一任掌舵者
在袁仁国的主导下
“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的说法登台亮相
但是据查证
这种说法并没有确切的依据
也是在他掌舵中的一段时间
产自贵州的茅台酒成为了社会地位的标志
公款吃喝用茅台
干部送礼用茅台
标榜身份还是用茅台
一瓶500毫升装的53度飞天茅台酒的价格
也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一飞冲天
在市场上标价1499元
但是由于供需关系紧张
价格大多被炒到2000元以上
但是对这一乱象
袁仁国却大放厥词
在公共场合表示
“纪委不要管得太严”
袁仁国曾长期把持茅台酒销售大权
一边靠“批酒”大肆谋取私利
一边把茅台经营权作为
搞政治攀附、捞政治资本的工具
大搞权权、权钱交易
大搞家族腐败
由此可以看出
在贵州茅台神话的背后
有着政治生态的问题和销售关系的畸形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
在他就任茅台董事长期间
在央视反腐纪录片
《永远在路上》里
慷慨激昂的提到过
“是反腐拯救了茅台,
茅台的公务消费占比由之前的30%以上降到不足1%,
已经成功由公务消费转向大众消费。”
现在在反观其落马及原因
这一发言让人不禁联想到
两面三刀......
二、茅台酒怪象
事实上
在袁仁国落马前
茅台集团已有多名高管落马
包括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经理乔洪
茅台集团原党委副书记房国兴
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谭定华等
随着2018年4月王晓光被查处
因领导干部搞特权而衍生出来的
“茅台酒怪象”逐渐公之于众
2019年5月 袁仁国落马
2019年8月 茅台集团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高守洪落马
2019年9月 茅台集团原总经理刘自力落马
2019年12月 茅台集团子公司---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杜光义落马
2019年11月至2020年2月 茅台集团子公司---贵州茅台酒销售有限公司原董事长王崇琳、原总经理马玉鹏、原副总经理雷声、原上海茅台实业公司经理陆续落马
2019年5月至11月 茅台集团子公司---贵州茅台集团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聂永、原副董事长加总经理肖华伟、原事业部负责人王静陆续落马
2020年张家齐与李明灿落马
这一切如同中纪委的通报中提及
他们涉及权钱交易、权权交易
将茅台酒经营权作为拉拢关系、利益交换的工具
同时,这些高管落马也暴露出来
茅台“近亲繁殖”、家族式腐败问题
自2004年以来
仅袁仁国妻子和儿女
违规经营茅台酒就获利2.3亿余元
其多个亲属甚至司机也在袁仁国的帮助下
违规从事茅台酒经营
并为其他不法商人牵线搭桥
充当权钱交易的掮客
三、腐败背后与茅台自救
这些腐败问题被披露后
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那为什么茅台问题禁而不绝呢?
从表面上看
是茅台自身的管制出了问题
但是现任贵州茅台集团纪委书记
卓玛才让坦言
“茅台此前出现这么多问题,
就是因为监督缺失。
集团党委这个层面
不愿意让纪委去履行职责。”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里就不得不提及
茅台集团在贵州“财税大户”的身份
2018年,茅台集团实现税收380亿元
上缴税款约占贵州省税收总额的14%
作为“财税大户”的茅台集团
权力集中、掌握话语权
使得暴露出的问题不能深挖、动真、碰硬
内部管不了
外部不敢管
再加上以权谋私、以酒敛财的“保护伞”
茅台集团的家族式腐败也就不难理解
不过物极必反
袁仁国的营销虽然造就了茅台现象
但也给茅台带来了腐败
毕竟,酒是用来喝的
而不是用来腐的
在国家的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下
茅台高管的腐败迎来了塌方
贵州省委也针对茅台集团出台了相关规定
封堵其“靠酒吃酒”的后门
茅台集团内部也开始自检自查自我监督
开始探寻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
2019年8月
贵州省监委驻茅台集团监察专员办公室挂牌成立
和集团纪委合署办公
进一步强化政治监督、严格日常监督
今年3月3日
贵州省省委委员
贵州省交通厅厅长高卫东
成为茅台集团和贵州茅台的新董事长
接替原董事长李保芳
李保芳自上任以来
大刀阔斧地改革了茅台的营销体系
茅台酒的经销商大幅减少了437家
其中很多都与茅台干部、贵州领导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与此同时
茅台也开始寻找优质的零售合作伙伴
借着全民直播的热潮与电商开展合作
通过多种手段拉升茅台业绩的“再增长”
作为一种商品
茅台应远离权力的侵蚀
真正考虑到顾客的需求
考虑到市场的客观因素
才能对得起“国酒之光”的美誉
股价一飞冲天
高管集体落马
在中央纪委的查处下
靠酒吃酒的“酒蠹”必会走伏无地
茅台背后的“角落”也将不在隐秘
但是,茅台酒的未来在哪?
酒香风正人和的社会生态何时会到?
这一切
还需要交给时间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