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说无欲则刚,这个刚,除了指内心强大,还有刚正大义的意思。我们从两个出处来理解这个“刚”。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论语》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毅果敢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这样的人。”孔子说:“申枨啊,他这个人分外欲望太多,怎么能叫‘刚毅果敢’呢?”
孔子一向主张“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当然,这里不是说为了谋道不谋食,而是在坚持道的前提下谋食,这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意思一样,坚持以光明磊落的方式达到目的。
这个“道”在孔子看来就是“刚”的含义,它包括但不限于人要怀素抱朴,抱拙守真,内心纯正,光明磊落,忌欲念太多,忌贪多务得,有原则有良知,少私寡欲,方能至刚。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千仞峭壁之所以能巍然屹立,是因为它没有世俗的欲望。借喻人只有做到没有世俗的欲望,才能达到大义凛然的境界。
不被自己想要得到的某种利益所诱惑,就是达到了真正的刚义。这里的“刚”指公道原则,是顺其自然的一种坚持。
坚持公道原则,坚定信念,刚强正直,一心追求自己心中的道义或理想,不被俗世中的名和利诱惑,才能把自己的劲都用到自己的追求上,才能成全心中的道义,实现理想和抱负。
我们现在说无欲则刚,往往是很多人因为欲望太多得不到满足或者追求情欲的过程中受了伤,给自己的安慰:还是做一个没有欲望的人好,还是做一个没有太多追求的人好,还是做一个凉情薄义的人好,至少不会受挫。这个时候的“无欲则刚”变成了保护罩,而不是勉励自己内心坚定的强大信念。
无欲则刚,这个“欲”实际上,指的是多出来的欲望,这个“刚”,说的是一种境界,一种道义,一种原则,懂了这些,你才能坚持做自己,你才能内心强大。
过刚则折,对人对事,如果不灵活调整,太执着或太固执,于个人都不是好事。不过,还是要就事论事。